合錦回文傳
清嘉慶三年(1798)寶硯齋刊本《合錦回文傳》目錄書影
清嘉慶三年(1798)寶硯齋刊本《合錦回文傳》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長篇才子佳人小說。又名《奇書大觀》、《四續今古奇觀》。十六卷。題“笠翁先生原本,鐵華山人重輯”。成書于清乾隆、嘉慶年間。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嘉慶三年(1798)寶硯齋刊本;清道光六年(1826)大文堂刊本;清光緒二十年(1894)文林書局石印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寶硯齋刊本,1988年春風文藝出版社“明末
清初小說選刊”排印本,1992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李漁全集”、1993年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館藏才子佳人小說選刊”排印寶硯齋刊本。
前秦才女蘇若蘭,因丈夫移情別戀,乃獨運巧思,織下一幅回文錦,名曰《璇璣圖》,流傳世間。后至唐朝,梁孝廉收得半幅《璇璣圖》。梁有一子,名棟材,自小聰慧絕人,過目成誦,將《璇璣圖》繹出三十首,均是前人尋繹不到的章句。梁棟材被稱為神童,哄動襄州城,上門求親者絡繹不絕。然梁棟材因心愛《璇璣圖》,立誓要娶一個像蘇若蘭一般的才女,遲遲未訂絲蘿。梁孝廉有外甥女房瑩波,父母雙亡,梁接之同住,夫人竇氏對她甚是歡喜。本欲以之配棟材,棟材不愿,瑩波由愛生怨。
竇氏姨侄賴本初到梁府探親,梁孝廉認房瑩波為義女,招賴本初入門為婿。不久,賴本初到富戶欒家作幫閑門客,很快有了私蓄,遂與瑩波脫離梁家,另立門戶。梁孝廉正在病中,見本初夫婦絕情而去,心中悲憤,不久瞑目而逝。竇氏憂郁成病,瑩波心懷嫌怨,不來探望。竇氏一死,賴本初即與梁家斷絕往來。
禮部侍郎桑求,為人清廉正直,夫人劉氏曾夢見一仙女手持半幅五色錦空降其庭,稱“有配得這半幅錦的便是你女婿”,果在庭中挖得玉匣,內藏半幅織錦回文《璇璣圖》。后生下一女,取名錦娘,又名夢蘭,從小聰慧異常,識得回文錦二、三十首。父母相繼亡故,夢蘭與乳娘一起生活。富戶欒云欲娶夢蘭,夢蘭以半幅錦相配而拒之。賴本初告之欒云,前半幅錦藏在梁家。欒云愿出高價,托賴本初至梁家購買回文錦,被梁棟材斷然拒絕,賴忿忿而去。
梁家張養娘得知夢蘭有后半幅錦,向梁公子報喜訊。梁生大喜,遂托養娘作媒。養娘帶前半幅錦與詩句求見桑小姐,夢蘭將兩個半幅鋪放桌上配將起來,分毫不爽。再細讀三首繹詩,竟與自己繹的相同;其余幾首還是自己意想不到的,心中暗暗稱奇。不覺喜上眉梢,命乳娘回訪梁公子,帶去《長相思》詞一首。梁棟材驚喜萬分,讀罷佳詞,極口稱贊。當即定下婚事。
夢蘭遭欒云迫害,無處棲身,只得與乳娘去華州投親。投親不著,遇退隱的柳太守相助,收為義女。柳太守差人星夜赴襄州梁家遞書,約梁棟材到華州成親。不料梁棟材因夢蘭不知去向,就雇舟去其家鄉尋訪。半途被官船所截,劫去半幅《璇璣圖》,將梁棟材扔在沙灘上。原來官船是欒云的門客裝扮,梁棟材只得流落異鄉。
幾經周折,柳太守訪得梁棟材,招贅為婿,與夢蘭成就洞房花燭。春闈梁棟材奪魁,狀元及第,入朝謝恩。賴本初與欒云商議遣刺客賽空兒謀刺夢蘭并奪取另外半幅回文錦。梁棟材運妙籌將閹黨一網打盡,衣錦榮歸,然半路上夢蘭遇刺下落不明,梁悲泣拒續弦。不久夢蘭回鄉途中病倒,賴妻瑩波假裝梁宅家眷匆匆出京,而被刺死。夢蘭匿名去華州表兄家暫避。表兄劉繼虛之妹夢蕙姿容秀麗,又能點繹回文錦詩句,夢蘭代梁棟材聘定夢蕙同做夫人。二人同見柳公,柳公亦收夢蕙為義女,要梁棟材續弦。梁棟材不知夢蘭未死,斷然拒之。夢蘭扮女鬼巧試梁棟材,賦詞抒情,梁棟材望空長嘆:“要我再娶,除非你再還魂。”夢蘭假扮借夢蕙之軀還魂,梁棟材信以為真。柳公選定吉日,重招梁棟材入贅。梁棟材攜夢蕙擁入羅帳,十分恩愛。次日,夢蕙取出半錦,梁棟材淚流不止,感到詫異。夢蕙遂喚出夢蘭,梁棟材如夢初醒。自此梁棟材與兩位夫人吟風弄月,情如膠漆。
梁棟材半錦被欒云獻與宦官楊復恭,后楊被誅,半錦籍沒入宮中。梁棟材婚姻已成,欲獻錦于朝廷,使異寶得成完璧。賴本初亦下獄受苦,聞瑩波途中被刺,暗自懊悔不及;又聞梁棟材做了刑部親審此案,感死期將至。梁棟材歷訴賴本初罪狀,念及母黨之親,免其一死。忽欒云鬼魂附體,賴本初奪過階前校衛之刀,自殘而死。賽空兒刺夢蘭未遂,避至均州改名倪寶,受田耕種。聞得梁棟材要緝拿他,在酒肆鬧事被捕,后逃脫,混至驛館,欲刺梁府兩位夫人。陰曹判官乃房瑩波之父,將賽空兒擊倒,緝拿歸案。
梁棟材將半錦入朝面獻天子,使回文錦合二為一。龍顏大悅,封劉夢蕙為一品夫人,命梁棟材當殿賦詩。梁棟材染翰揮毫,頃刻賦成二首。天子撫掌稱嘆。梁棟材將回文錦二十八字縱橫顛倒、增減伸縮,無不成文,天子驚嘆不已。天子將這稀世珍寶賜贈梁生,梁生謝恩回府,合家慶賀。
上一篇:《南朝金粉錄》介紹|賞析
下一篇:《后宋慈云走國全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