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題[1]
(唐)劉昚虛
道由[2]白云盡,春[3]與青溪長。
時有落花至[4],遠隨流水香[5]。
閑門[6]向山路[7],深柳讀書堂。
幽映每白日[8],清輝[9]照衣裳。
【作者簡介】
劉昚(shèn)虛,生年不詳,唐代詩人,江東人,性高逸,不慕榮利,交游山僧道侶。
【注釋】
[1]闕題:即缺題,因詩題缺失,后人編詩時以“闕題”為名。
[2]由:起自于。
[3]春:指春天的景象。
[4]落花至:指山花飄落。
[5]流水香:花香隨流水散播。
[6]閑門:閑靜的屋門。
[7]向山路:迎向山嶺的道路。
[8]幽映每白日:“白日每幽映”的倒裝。每:經(jīng)常。
[9]清輝:指月光。
【譯文】
幽遠的山徑被白云遮斷,彎彎的青溪搖漾著春光。溪上不時有山花飄落,隨著流水散布清香。虛掩的門扉正對著上山的路,楊柳的濃蔭里深藏著讀書堂。這里的白日也分外幽靜,清輝一片,映照衣裳。
【賞析】
全詩都用景語織成,沒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韻盈然,意境幽美。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人間詞話》)詩人巧妙地運用景語,不但寫出風景,給風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還藏有人物,有人物的行動、神態(tài)、感情、心理活動乃至身份、地位等等,給讀者帶來了直覺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因而這首詩余韻縈繞,有一種異乎尋常的藝術(shù)魅力。
【思考與練習】
1.這首詩句句寫景,同時也暗寫了詩人的活動和情感。請結(jié)合前三聯(lián)作簡要分析。
2.尾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環(huán)境?對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上一篇:(唐)杜甫《野望》初中詩文|注釋|譯文|賞析|思考與練習
下一篇:(宋)盧梅坡《雪梅》初中詩文|注釋|譯文|賞析|思考與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