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漁家傲(李清照·宋)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一、作家作品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造詣。這首詞當為易安南渡后作。詞人以浪漫主義的藝術構思,夢游的方式,設想與天帝問答,傾述隱衷,寄托情思,景象壯闊,氣勢磅礴。被評家譽為“無一毫粉釵氣”。李清照本為婉約派的女作家,能寫出如此豪放的詞,除了亂世迫使她從閨閣中走出社會,面對現實這些客觀原因之外,還有她的主觀因素,就是她的思維活躍,性格開朗,敢想敢說;同時,她遍讀群書,記性特強,不常見的字句、故事,都能一一記得,這就豐富了她的形象思維,使她對各種神話傳說和典故,都能運用自如,來書寫自己追求自由和美。
二、譯詩
海天相接,翻涌著如云波濤,彌漫著茫茫晨霧,天上群星閃爍銀河流轉,海里千船搖蕩揚帆飛舞。我的夢魂帆仿佛飄進天帝住所。聽見他親切的話語,問我究竟想去何處?
我說前方有那漫漫的長路,可嘆已黃昏日暮,我空有驚人詩句。九萬里長途,大鵬正迎風沖舉。風啊,你不要停住,把我這小船吹到那仙人之府。
三、詞語解釋
[1]星河:銀河。
[2]轉:《歷代詩余》作“曙”。
[3]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4]天語:天帝的話語。
[5]我報路長嗟;路長,隱括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隱括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之意。嗟,慨嘆。
[6]謾:徒,空。
[7]鵬: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鳥。
[8]蓬舟:像蓬蒿被風吹轉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風吹飛,喻飛動。
[9]吹取:吹得。
[10]三山:傳說中海上的三座仙山。
四、問題設計
1.詞中最能體現她豪放風格的句子。
答:“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或“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這首詞上闋寫夢境,下闋寫答天帝問(或:抒發情感)。
3.“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一句的意思是:
答:我告訴天帝,我要去的地方路途遙遠,前途渺茫;自己空有才學,生于離亂之世,毫無用處。
4.如果說李清照的詞是“墮情者醉其芳馨,飛想者賞其神駿”的話,你認為這首詞代表了作者哪一種風格?詞中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這首詞代表了女詞人豪放的一面,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不滿的苦悶和追求自由與美好生活的強烈愿望。
5.賞析“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答:大風啊,請不要停止。我要像大鵬一樣在九萬里的高空中飛翔。比喻或用典,把自己比成大鵬,乘萬里風高飛遠舉,叫風不要停止,把她的輕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過著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示了作者有大鵬高飛之志,對現實的不滿,對自由生活的向往。表達作者想追尋理想世界,過自由生活的愿望。
6.結合詞作內容,分析作者表達情感。
答:上片末寫天帝的問話,下片前二句寫詞人的對答,問答之間,語氣銜接;“殷勤問我歸何處?”表達了一種平等友好的關系,塑造了一個態度溫和、關心民生疾苦的天帝形象,從中飽含著深厚的情感。隱寓對南宋黑暗社會現實的失望;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如寫夢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與天帝的問;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如著一“謾”字,流露出對現實的強烈不滿。
五、主旨
這首風格豪放的詞,意境闊大,想象豐富,確實是一首浪漫主義的好作品。出之于一位婉約派作家之手,那就更為突出了。其所以有此成就,無疑是決定于作者的實際生活遭遇和她那種渴求沖決這種生活的思想感情;這絕不是沒有真實生活感情而故作豪語的人所能寫得出的此詞當為易安南渡后的詞作。寫夢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與天帝的問答。隱寓對南宋黑暗社會現實的失望,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上一篇:《漁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中考必背古詩文集錦
下一篇:《湖心亭看雪(張岱·清)》中考必背古詩文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