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
課文導(dǎo)讀
蘇軾 (1037—1101), 字子瞻, 號東坡居士, 眉州 (今四川眉山) 人。 1057年考中進(jìn)士后, 就在朝廷做官。 但由于他既不贊成王安石變法改革, 更不贊成司馬光全面廢除新法, 并與司馬光進(jìn)行過激烈的辯論, 所以多次遭受打擊, 多次被貶。 神宗元豐二年, 蘇軾因著名的 “烏臺詩案” (御史李定彈劾他作詩誹謗朝廷) 而入獄, 出獄后貶為黃州 (今湖北黃岡) 團(tuán)練副使。 哲宗時, 高太后臨朝聽政期間, 他任司州、 揚(yáng)州等地知州。 1094年哲宗親政, 新黨再度上臺, 蘇軾又被一貶再貶。 徽宗即位, 他才遇赦北還, 歸途病逝于常州 (今屬江蘇省)。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xué)家、 書法家, “唐宋八大家” 之一, 他是繼歐陽修之后的北宋中期的文壇領(lǐng)袖, 詩、 詞、 散文都達(dá)到了北宋時期的最高成就。 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 詞、 散文。 著有 《東坡全集》 《東坡樂府》 等。
本文選自 《東坡樂府》。
本篇為長調(diào)詞, 作于宋神宗熙寧九年 (1076), 即丙辰年的中秋節(jié)日。 從題序來看, 這首詞是醉后抒情、 懷念弟弟子由之作。 作者為官期間由于政見不合, 自請外調(diào),在密州 (今山東諸城) 做知州。 因此, 這首中秋詞作, 主旨在于抒發(fā)作者外放的孤獨情懷, 勾勒出一種皓月當(dāng)空、 美人千里、 孤高曠遠(yuǎn)的境界氛圍, 把自己遺世獨立的情志和往昔神話傳說融為一體, 在月的陰晴圓缺當(dāng)中, 滲進(jìn)濃厚的人生哲理意念, 是一首自然與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本詞通篇詠月, 月是本詞的中心形象, 卻處處關(guān)合人事, 表現(xiàn)自然與社會契合的特點。
上闋, 借明月自喻清高, 并排遣內(nèi)心深處郁結(jié)已久的痛苦。 所以詞一開篇, 便發(fā)出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的迷惘癡問。
“我欲乘風(fēng)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幾句, 把見于 《酉陽雜俎》 中 “廣寒清虛之府” 具體形象化。 意思是說入世做人不易, 出世為仙更難, 言外之意仍是說應(yīng)在現(xiàn)實社會中好自為之。 這里寓含了詞人 “入世” 與 “出世” 的雙重矛盾心理。
詞的下闋, 用圓月襯離別, 融寫實為寫意, 化景物為情思。 “轉(zhuǎn)朱閣, 低綺戶,照無眠” 三句, 實寫月光照人無眠, 含有月照不睡之人與月照愁人使人不能入眠兩層意思。 “不應(yīng)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兩句, 承 “照無眠” 而下, 表面上是惱月照人,加深人對 “月圓人不圓” 的悵恨, 實際上是抱懷人心事, 借見月卻不見人而發(fā)。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三句, 從 “別時圓” 生發(fā)而來, 意思是說人的悲歡離合, 與月的陰晴圓缺, 這種人世與自然的現(xiàn)象, 自古以來就是不可以避免的, 因而不必對 “圓月” 生無謂的悵恨, 從而將感情轉(zhuǎn)入理智, 化悲憤為曠達(dá)。 唯有“但愿人長久 , 千里共嬋娟 ”, 借以自我慰情 , “但愿 ” 二字感人肺腑 , “千里共嬋娟”, 傳為中秋佳節(jié)倍思親的佳句。
《水調(diào)歌頭》 中秋詞, 是蘇軾代表作之一, 是歷來公認(rèn)的中秋詞中的絕唱。 上闋縱寫, 高屋建瓴, 并對古老神話傳說推陳出新; 下闋橫敘, 峰回路轉(zhuǎn), 白描素寫, 人月雙濟(jì), 讓人強(qiáng)烈感受到作者深摯的手足之情, 以及對美好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
總之, 這是一首在文學(xué)史上久負(fù)盛譽(yù)的詞。
課文注譯
丙辰中秋,歡飲達(dá)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2)。
明月幾時有?把酒(3)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4),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5),又恐瓊樓玉宇(6),高處不勝(7)寒。起舞弄清影(8),何似(9)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10)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11)古難
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12)。
(1) 〔丙辰〕 熙寧九年 (1076)。 (2) 〔子由 〕 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 。 (3) 〔把酒 〕 端起酒杯 。 (4) 〔宮闕 〕宮殿。 (5) 〔歸去〕 回到天上去。 (6) 〔瓊樓玉宇〕 美玉砌成的樓宇, 指想象中的仙宮。 (7) 〔不勝〕 經(jīng)受不住。(8) 〔弄清影 〕 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 。 (9) 〔 何似 〕 哪里比得上 。 (10) 〔 何事 〕 為什么 。(11) 〔此事〕 指人的 “歡” “合” 和月的 “晴” “圓”。 (12) 〔嬋娟〕 指月亮。
文章鏈接
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2)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3)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4)里。
注釋:
(1) 〔皎〕 潔白光明。 (2) 〔煙〕 云翳。 (3) 〔嫦娥〕 神話中后羿之妻。 后羿從西王母處得到不死之藥, 嫦娥偷吃后, 遂入月宮。 (4) 〔樽〕 酒杯。
譯文:
青天之上是何時才有這明月一輪? 今天的我暫停酒杯提出詢問。
人想要攀取明月做不到, 月亮卻跟著人走長相隨。
潔白光明如同會飛的鏡子下臨朱紅色的樓閣, 云翳消失, 一空清涼的光輝四射。
只見夜晚從海上升起, 怎么早晨卻隱入云間?
月中的玉兔年復(fù)一年地?fù)v藥(為了什么), 嫦娥仙子孤單地住在廣寒宮中誰和她做伴?
今天的人看不見古時的月亮, 但今天的月卻曾經(jīng)普照過古人
古人今人像流水(一樣生生不息), 共同看月都和現(xiàn)在一樣。
只希望在對酒高歌的日子里, 月光能長久地照著我的酒杯。
上一篇:過零丁洋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
下一篇: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