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劉侗
西堂村而北,曰畫眉山。產石,墨色,浮質而膩理,入金宮為眉石,亦曰黛石也。山北十里,平疇良苗,溫泉出焉。泉如湯未至沸時,甃而為池,以待浴者。泉雖溫乎,其出,能藻、能蟲魚;禾黍早成,早于他之秋再旬;林后凋,草色久駐,晚于他之秋再旬。資泉之民,無苦瘍躄。泉前數武,有碧霞殿,單楹板扉。泉而東六十里,大湯山,又一溫泉。再東三里,小湯山,又一溫泉。
——《帝京景物略》
〔注釋〕 瘍躄(yánɡ bì):足有惡性膿瘡而行動不便。 碧霞:碧霞元君的簡稱。相傳為泰山女神,宋以后各地多建祠供奉。
一篇一百多字的短文,直接寫溫泉的部分僅五句,不足七十字,卻從不同角度,把溫泉寫得面面俱到,以短見長,堪稱妙筆。
按游蹤,先描繪溫泉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環境:位于眉山之北,從山上迤邐而下,行十里,地勢就豁然開朗,展現出一個“平疇良苗”的怡人境界,在此勝境中見到汩汩涌出的溫泉,游人欣喜之情,自不難想象。
溫泉之溫,用模糊語言“泉如湯未至沸時”表達之,其炙手可知。而當其流出,不因其溫而絕生物,水藻叢生,魚蟲泳躍,卻是一派生機。更可喜的是溫泉能使當地莊稼早熟二十天,而林木百草又晚凋于其他地方二十天,可謂得天獨厚了。此外,憑借這股清泉,甃池入浴,則人無瘍躄之苦,溫泉之于人,真是太優渥了。
寫短文最忌“穿靴戴帽”,此文兼而有之,卻得映襯之妙。寫泉之前,先寫眉山黛石可以描眉,金朝宮人用此化妝,牽連寫來,既存歷史故實,又增行文情致。寫泉之后,又寫佛殿。碧霞女神,竟取龍王而代之,當地居民好惡之不同流俗,也頗值特書一筆。最后用“泉而東六十里,大湯山,又一溫泉。再東三里,小湯山,又一溫泉”作結,句式笨拙重復,初讀有蛇足之嫌,而細細玩味,就會發現拙中見巧:作者既對當地溫泉有無限深情;那么“又一溫泉”、“又一溫泉”不正是表現他驚嘆溫泉資源之豐富,流露出喜悅之情嗎?
小品之妙,在婉約而有意境,此文則兼得之。山行之后,忽現“平疇”;胸襟為之一暢;處處蔥蔥蘢蘢,“良苗”覆垅,心情又為之一喜。“平疇良苗”顯然是從陶詩“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約取而來。所取不僅其文字,更取其田園境界,此間妙境就頗可和陶翁筆下的詩境比美了。燕地霜早,稼禾常遭其害,而此地有溫泉之利,禾黍早熟,年成大有,富庶可知;樹木花草他處凋零,此處仍蒼翠獨秀;豈非仙境!非但如此,入浴于泉,人無瘍躄之苦,足見物阜、年豐、人壽,一派熙熙然、陶陶然景象。所以如此,全在于泉。泉可飲,可濯,可療,可飼,可育萬物。有泉如此,有境如此,讀之興驅車往游之意也就不足為怪了。
上一篇:《溫嶠娶婦·〔南朝·宋〕劉義慶》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游萬柳堂記·〔清〕劉大櫆》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