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建
解題: 沉睡的古寺, 彎彎的小路, 悠長的鐘磬聲, 在萬籟俱寂之中帶來深遠的禪意, 使人的心靈愈加沉靜。
課文注譯
清晨入古寺, 初日(2)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 禪房(3)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4)。
萬籟(5)此俱寂, 但余鐘磬聲。
(1)選自 《全唐詩》。 常建, 生卒年不詳。 大約是長安 (現陜西西安) 人。 唐代詩人。 破山寺, 現在江蘇常熟虞山北。 (2) 〔初日〕 早上的太陽。 (3) 〔禪房〕 僧人的房舍。 (4) 〔人心〕 指人的塵世之心。 (5) 〔萬籟〕 指大自然的各種聲音。
文章鏈接
西塞山懷古
劉禹錫
解題: 本詩歌詠吳國興亡事跡, 慨嘆地形之險不足恃, 而歷史上割據一方的局面,終歸統一。
王浚樓船下益州(2), 金陵王氣黯然收(3)。
千尋鐵鎖沉江底, 一片降幡(4)出石頭(5)。
人生幾回傷往事, 山形依舊枕寒(6)流。
今逢(7)四海為家(8)日, 故壘蕭蕭蘆荻秋。
注釋:
(1) 選自 《劉夢得文集》, 劉禹錫, 字夢得, 洛陽 (今河南省洛陽市 ) 人 。 唐代詩人 。 (2) 〔益州〕 在今四川省成都市。 王浚, 原作 “西晉”。 (3) 〔金陵王氣黯然收〕 意謂吳國亡國之象顯見。 (4)〔降幡 (fān)〕 表示投降的旗幟。 (5) 〔石頭〕 城名, 故址在今南京市清涼山。 (6) 〔寒〕 一作 “江”。(7) 〔今逢〕 一作 “而今”。 (8) 〔四海為家〕 意謂全國統一, 歸一個朝廷統治。
譯文:
晉代王浚乘樓船自成都東下, 金陵帝王瑞氣全都黯然收煞。
吳國千尋鐵鏈也被燒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頭懸掛。
人間有幾回興亡的傷心往事, 高山依舊枕著寒流沒有變化。
從此四海一家過著太平日子, 故壘蕭條長滿蘆荻秋風颯颯。
上一篇:過故人莊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
下一篇: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