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溫庭筠·過陳琳墓》
【唐】溫庭筠
曾于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云。
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注釋】
陳琳:漢末三國時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其墓在今江蘇邳縣。據載陳琳曾為袁紹草擬討曹檄文,文筆犀利,曹操看到此文后,不覺滿頭大汗,偏頭痛的毛病竟不治而愈。遺文:指陳琳創作并流傳下來的作品。飄蓬:蓬草秋天根折,隨風飄走無定,文學作品中常喻指飄泊不定的人。此處是作者自喻。詞客:指工詩文者。此處代指陳琳。霸才:雄才,作者自稱。憐,寓同病相憐之意。曹操擊敗袁紹后,擒獲陳琳。因愛才不殺,并將其升官。無主:此處兼指作者無人賞識與陳琳得不到袁紹重用,所托非人。君:代陳琳。銅雀:指曹操所建的銅雀臺。臨風:當風而立。欲:將要。將:帶著。
【鑒賞導示】
溫庭筠,晚唐詩人,詩負盛名,與李商隱并稱“溫、李”。其詩以艷麗精巧見長,題材窄小,往往流于綺靡。這首詩是作者浪游江淮失意時所作,也是憑吊陳琳墓有感而作。
【鑒賞】
這首詩明為憑吊前賢,實則借此抒發自己空有抱負、懷才不遇的感慨,曲折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用人制度的不滿。
首聯,上句表達了對陳琳才氣的敬慕,下句表明了自己身世與境遇的飄零。開門見山引入詩題,同時奠定了全詩的凄涼情調。
頷聯,上句滿含郁憤之情,下句充溢感傷沉痛之意。一個“應”字,突出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高度自信,敢與前輩才人傲然比肩。一個“始”字,則深切表明作者對前賢身世的同情與自惜之情,突出了惺惺相惜之意。上下句出語沉重,含義深遠,對仗工整,抑揚有致,成為千古傳頌的名聯佳句。
頸聯,上句描寫名人墓地的荒涼之狀,實寫眼中之景,暗示當時的統治者同樣不愛惜人才。下句揣測銅雀臺的破敗,虛擬心中之境,暗寓憐才愛才的統治者也像曹操一樣一去不返。一實一虛,借景抒情,意味深長。
尾聯收束全篇,故作憤激之語,點出才智之士的可悲命運,委婉地表達了作者對當代統治者的不滿。
全詩情感流轉,情境合一,確為借景抒情的佳作。
【鑒賞要點】
[1]名句:“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2]借景抒情。[3]多處對比,恰當貼切。[4]對偶工整,含義深刻。
上一篇:《【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張九齡·感遇十二首(其七)》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