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乎? 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注釋]
神州:指中原。兜鍪:軍士所戴的頭盔,這里借指士兵。
[鑒賞導示]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詞人。宋代詞壇豪放派的代表詞人。稼軒在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六月被起用為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三月,改派到鎮江去做知府。鎮江,在歷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業之地,此時成了與金人對壘的第二道防線。當他登臨京口(即鎮江)北固亭時,觸景生情,不勝感慨系之。于是寫下了這首詞。
[鑒賞]
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兵入侵,辛棄疾懷著抗金保國的愿望在山東聚眾起義,參加了耿京領導的抗金義軍。不久,耿京被叛徒殺害,辛棄疾俘獲叛徒,被授予右承務郎一職。但是南宋統治階級一開始就執行妥協退讓、屈辱求和的賣國政策,面對這種現實,辛棄疾登上京口北固亭,懷古抒情,表達了自己的悲憤心情。
上闋以設問開篇,問中又流露出強烈的憤慨之情。什么地方能望見中原地區呢? 在北固亭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千古”三句在緊承上面的問句抒發感慨:從古至今,不知經歷了多少代的盛衰,可是那滾滾長江依舊東流不息。這就將對山河變遷、國家興亡的感慨深刻地表現出來。
下闋從孫權起筆,承上轉入懷古。年青的吳主孫權統帥著強大的軍隊用戰斗來保衛自己的東吳政權。在這里,詞人集中贊頌了孫權的“戰未休”的精神。辛棄疾借古喻今,他懷念歷史人物孫權,正是要南宋統治者效法孫權,訴諸武力,興兵北伐,收復失地,而不要學那豬狗一樣的劉琮(曹操曾說過,生兒子應當像孫權這樣,劉表的兒子劉琮像豬狗一樣)。這就是辛棄疾寫這首詞的目的。
這首詞以問答起,以回答結束,觸景生情,因事懷古,表達了強烈的愛國之情。
[鑒賞要點]
[1]名句: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2]觸景生情、因事懷古的寫法。
上一篇:《[宋]王安石·北山》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宋]蘇 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