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類·效他人體逼真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嘉泰癸亥歲,改之(按: 劉過) 在中都,時辛稼軒棄疾帥越,聞其名,遣介招之,適以事不及行,作書歸輅者,因效辛體 《沁園春》一詞,并緘往,下筆便逼真。(岳珂 《桯史》)
【詞例】
沁 園 春
劉 過
汁酒彘肩,風雨渡江,豈不快哉? 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東坡老,駕勒吾回。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鏡臺。二公者,皆掉頭不顧,只管銜杯。白云天竺去來,圖畫里崢嶸樓觀開。愛東西雙澗,縱橫水繞; 兩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動,爭似孤山先探梅。須晴去,訪稼軒未晚,且此徘徊。
【解析】辛棄疾的 《沁園春》一詞是一篇老年嗜酒者的戒酒宣言,是一封寫給酒的絕交書。詞人把酒杯意象化為一個長期糾纏自己的魔鬼,這天,詞人與它進行了一次義正辭嚴的“談判”,通篇用對話形式,詼諧風趣,體現了詞人以文為詩的風格。
宋寧宗嘉泰三年,辛棄疾在紹興做官,劉過正流寓杭州,以詩詞名滿東南。辛棄疾邀劉過往紹興一聚,劉過因事不能及時赴行,修書一封并效辛棄疾 《沁園春》 以作答。
詞借樊噲闖鴻門宴,飲斗酒啖彘肩被稱為壯士起拍,豪縱之氣,沛然而來,紹興路上,又很可能會沖風冒雨,載酒渡江,頗有豪興快意。“豈不快哉”既是肯定語氣,又暗含轉折之意。
詞人一雙靈慧多智的眼縹緲古今和紹興之途,欣欣然似已有神往之意,似乎已聽到稼軒酒宴的喧嘩之聲。可三位風流俊秀的杭州居停主人跨過時空的柵欄前來挽留。
唐代大詩人、曾任杭州郡守的白居易 (號香山居士);宋初隱逸詩人、久居孤山的林逋(字和靖);宋大詩人、曾任杭州知州的蘇軾(東坡老),這三位或是杭州的地方官,或是老土地,他們來挽留劉過再合適不過了。
詞人接著風趣地構想了三位大詩人激情滿懷,爭先恐后地勸說挽留詞人的情景。
蘇東坡偏愛晴雨煙霧中的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后雨》)白居易對杭州的山則特有興趣,所以勸詞人不要聽蘇東坡的,去攀登天竺南北高峰,流連東西雙澗,從而感受和體驗杭州的神奇和瑰麗。“天竺去來”之句,系由香山居士 《留題天竺靈隱兩寺》、《寄韜光禪師》 二詩點化而來。
以鶴為子,以梅為妻的隱士林和靖似嫌前二者或過艷或過勞神,要詞人留下來賞梅以養氣了。“暗香浮動”句化用林逋梅花詩句。
此詞巧妙地化用三位詩人寫杭州的代表性詩句來描繪他們的爭論,形神畢肖,煞有介事。雖連連引用,卻毫無堆砌和呆板之感。
但爭論歸爭論,留歸留,三位大詩人最終還是通情達理的,全詞歇拍處,三公異口同聲地說:“須晴去,訪稼軒未晚,且此徘徊。”巧妙地使辛棄疾成為三公的知交,表達了自己必將赴邀的心聲。
全詞想象豐富,構思新穎,超越時空,驅遣古人,巧融古詩入詞”。可謂效稼軒而逼真神似。其主要表現在:一、想象奇特。詞人把不能應邀前往拜訪稼軒的原因,歸于與杭州有不解之緣的三位詩人的強留,詼諧有趣,又超出常人的想象之中。這同辛詞的與酒杯對話,不拘繩墨的構思,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二、皆用對話體。辛詞借與無生命的酒杯對話,大發議論,酣暢淋漓。劉過此詞將已作古的唐宋三位詩人(白居易、林逋、蘇軾)挽留之詞一起寫到詞中,打破時空的限制,散而不亂,恣肆豪放。恰如俞陛云所評:“借蘇、白、林三人之語,往復成詞,逸氣縱橫。……雖非正調,自是創格。”(《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上一篇:想象類·預拈拈連式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含蓄類·字外盤旋,句中含吐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