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滟滟時。
細(xì)數(shù)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鑒賞導(dǎo)示]
王安石晚年隱居金陵(今江蘇南京),筑室于鐘山(今紫金山)的山腰中,因自號“半山”。這首詩就是寫他住在鐘山時的閑適之情。古人曾這樣評論這首詩:“歐公(歐陽修)‘靜愛竹時來野寺,獨尋春偶過溪橋’。與荊公(王安石)‘細(xì)數(shù)落花’詩聯(lián),皆狀閑適,而王為工”(《三山老人語錄》)。
[鑒賞]
這首詩是作者寫自己對春天美好景物的追求。
前兩句,“綠”是指綠色的水,“陂”是湖,“直塹”是直的河溝,“回塘”是曲折的水塘,“滟滟”是形容水滿了、多了,晃晃蕩蕩,要漫出來的樣子。這兩句是說,春天來了,高山把綠水輸送到地面上,漲滿了橫的湖、直的河溝和曲折的水塘。作者對于景物的描寫是十分細(xì)致的。綠水這樣酣暢飽滿的流著,正說明春天的新生氣息很濃厚,春水的充沛正是萬物欣欣向榮的象征。于是年老的詩人懷著愉快的心情走到山野里,欣賞著漫山遍野的花草。
后兩句描繪詩人在玩賞花草時的動作和心情。這兩句是說,自己貪著仔細(xì)地數(shù)著落花的數(shù)目,于是不知不覺在花底下坐了很久。我要緩慢地向偏僻的地方去尋求芳草,這樣才可以回去遲一點。第三句寫動境,顯得安靜、從容,活潑、細(xì)致。第四句不僅在客觀上寫出了春天欣欣向榮的氣息,在主觀上也寫出了詩人對春天景物的珍惜和留戀。
總之,這首詩的氣氛是平淡寧靜的,給人的感受是從容不迫的,絲毫不顯得緊張局促。這就可以讓我們分享詩人這種陶醉在大自然懷抱中的樂趣。
[鑒賞要點]
[1]名句:“細(xì)數(shù)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2]構(gòu)思精細(xì)。[3]用美的形象寫盡閑適之情。
上一篇:《[唐]王 勃·別薛華》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宋]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