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花落花惜花·落花》詠雜花落花惜花詩鑒賞
李中
年年三月暮,無計惜殘紅。
酷恨西園雨,生憎南陌風。
片隨流水遠,色逐斷霞空。
悵望叢林下,悠悠飲興窮。
花朵用生命裝點了春天,無私地奉獻出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終卻落得個凋零殘破,“片隨流水遠,色逐斷霞空”的凄涼結局?;ǘ涞牟恍遥|發詩人的憂思羈愁,所以落花詩大都借惜花、憐花之機,隱約地、曲折地吐露自己的心曲,充滿哀怨和憂傷的情緒。而李中的這首《落花》詩也憐花、惜花,卻能吐出“恨”?!翱岷尬鲌@雨,生憎南陌風”,這就是這首詠物詩在立意上的獨到之處。
全詩語言質樸,不加雕飾,語意卻跌宕起伏,表達詩人不平靜的心懷。
詩一起便提出了一個令人氣憤而又無可奈何的自然現象:“年年三月暮,無計惜殘紅”。道出詩人對此現象的氣不公。
三、四句直抒胸臆,斥責摧殘花朵的罪魁禍首——“西園雨”和“南陌風”。這兩句對仗工整,形成一個強大的氣勢,傾瀉出詩人胸中的憤恨。
五、六句描寫殘花葉漂、色淡的凄涼景象。
七、八句語調低回凄惋,透出詩人同情花朵命運的萬端感慨。
這里,看起來詩人是對花朵的不幸命運的氣不平,其實是在抒發對世事的不平。這樣理解并不牽強。雖然有關詩人李中的身世,《全唐詩》中沒有詳細介紹,但從他的詩作中也可知道他的思想傾向及為人品格。《全唐詩》收入李中的詩四卷(七百四十七卷至七百五十卷)他的詩作題材廣泛,他寄情山水、風花雪月、風格豪放,如《梅花》、《桃花》、《竹》、《喜春雨有寄》、《送孫孔二秀才游廬山》等,他訪仙尋道,羨慕隱居,如《送虞道士》、《寄廬山莊隱士》等;他思鄉懷古,珍重友情,如《經古觀有感》、《途中作》、《覽友人卷》、《書情寄詩友》、《都下再會友人》等;他躊躇滿志,燈下《讀蜀志》;他憤世疾俗,慨嘆“世界興亡”如《登昆陵青山樓》、《劍客》、《新喻縣酬王仲華少府見貽》等等不一而足,可見李中為人正直,李中能對摧殘花朵的風雨吐出恨,那么他也能為人間的不幸而報打不平??梢哉f李中的《落花》詩是借自然景物的變化在暗示南唐的社會現象。
劉熙載《藝概》中提出詠物詩應該做到“不離不即”,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詠物中表現作者的情思。李中的詠物詩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上一篇:張泌《惜花》詠雜花落花惜花詩賞析
下一篇:紇干著《賞殘花》詠雜花落花惜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