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花落花惜花·買陂塘落花》詠雜花落花惜花詩鑒賞
汪兆銓
乍驚心、萬紅飛盡。霎時新綠都換。東風渾未相催逼。已自雨零星散。君莫怨。君不見經時到耳蜂聲亂。珍叢東畔。算只有一枝。七星幡子。猶自向風展。幡繁華事。回首不堪重算。陳芳國里公案。雜花野草誰移植。曾被滿園都占。君莫嘆。君試聽、興亡如說斜陽燕。休彈淚眼。任落溷飄茵。都由自取。更倩阿誰管。
《買陂塘》是一首詠落花的詞。作者自注寫于辛亥冬。古代文人詠落花者甚多,而且多為感傷之作。汪兆銓的《買陂塘》無怨無恨,任其自然,且與朝代興亡之政治問題聯系起來,表明其對辛亥革命持積極態度,是不可多得的。全詞的主要意思是花開花落都有其自然規律,無須怨嘆。上片主要說落花“已自雨零星散”,尚有別的花木“猶自向風展”,“君莫怨”;下片聯系朝代興亡,說落花“落溷飄茵,都由自取”、“君莫嘆”。
“乍驚心、萬紅飛盡,霎時新綠都換”,是說突然間令人感到十分驚訝的是,眨眼之間姹紫嫣紅的百花,都已紛飛落盡,花木的枝葉都已由嫩綠色換成深綠色。“乍”表示事起突然,沒有思想準備;“乍”與“霎時”都表變化之快。“東風渾未相催逼,已自雨零星散”,是說東風還未相摧殘,萬紅都已按著自然規律自行飄落了。“雨零星散”,形容百花飄落、零散之狀。“君莫怨、君不見,經時到耳蜂聲亂”,是說你不要怨恨,你沒看見,到時候耳邊都已響起了亂哄哄的蜜蜂聲了么。意即自然節序變化,萬物也會自然隨之變化的。“珍叢東畔,算只有一枝,七星幡子,猶自向風展”,意思是,萬紅雖已飛盡,但在那花叢的東邊,還有一枝七星幡子正在迎風招展呢! “猶自向風展”與首句“萬紅飛盡”相對,實是別有洞天。
下片“繁華事,回首不堪重算,陳芳國里公案”數句,是說繁華的景象,不值得回過頭去重新計算,那些都是舊園子里的陳年公案。輕輕一筆帶過,毫無傷感、懷舊的情緒。接著,作者又以那些自生自滅的雜花野草來說明這一自然之理:“雜花野草誰移植,曾被滿園都占。”意思是說,百花猶有人珍愛,可那些雜花野草哪個不是野生野長,有誰去栽培、移植了,不也曾經長滿了整個園子嗎?“君莫嘆,君試聽、興亡如說斜陽燕”,是說你不要感嘆,你試著聽聽,連那些朝代興亡的故事講說起來也不過與說落日里燕子銜食一樣罷了。“斜陽燕”,出由劉禹錫《烏衣巷》中“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意演化而來。一般用來借指歷史上的往事。由于本詞作者自注“辛亥冬作”,當寫于辛亥革命之后。因此可以表明,作者認為腐敗的清王朝,猶如落花,其滅亡是自然的,毫不足惜。而上片末句“猶自向風展”的“七星幡子”自然就是新興的民國的象征了。最后,作者以“休彈淚眼,任落溷飄茵,都由自取,更倩阿誰管”作結,表面上是說落花,意即不要悲傷,任憑那些落花隨便落到廁所里,飄落在角落里的苔蘚上面,都是由他們自取的,還要請誰去管呢!實則暗寓作者對滅亡了的清王朝的態度,從而賦予了一首普通的詠花詩詞以豐富的政治內容。
上一篇:葛秀英《蝶戀花落花》詠雜花落花惜花詩賞析
下一篇:竇庠《龍門看花》詠雜花落花惜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