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花·牽牛》詠牽牛花詩鑒賞
林逋山
圓似流泉碧翦紗,墻頭藤蔓自交加。
天孫滴下相思淚,長向秋深結此花。
牽牛即牽牛花,它并非奇花異草,而是一種有藍、白、紅、淡紫等色的纏繞草本花。由于它入秋開花,朝開午閉,顏色鮮艷,花形奇特,并與牽牛星同名,所以常引起詩人們的贊賞。秦觀的“銀漢初移漏欲殘,步虛人倚玉闌干”(《牽牛花》)和朱茂曙的“金風初動露華滋,看得朝暉未上時”(《牽牛花》),都是贊美牽牛花的有名詩句。而林逋山的《牽牛》卻又別出新意地贊頌了牽牛花的艷麗。
詩的首句,以寫實手法描繪了牽牛花的形象。“圓似流泉”是寫花的形狀。牽牛花形象漏斗,詩人用“流泉”來形容它,就更具形象化。“碧翦紗”是寫花葉。“翦”同“剪”。牽牛花的葉碧綠可愛,當它爬滿籬笆和墻頭時,遠望一片稀疏的綠葉,確使人感到象一片剪下的綠紗。“墻頭藤蔓自交加”是寫牽牛花的長勢。此花本是旋花科植物,詩中以爬在墻上“自交加”的藤蔓來寫它的纏繞姿態和欣欣向上充滿生機的長勢,形象十分貼切逼真。
詩的后兩句采取了虛寫的手法。牽牛花一般從七月開花,越開越盛,直到深秋。這一特點有異于他花,如何描寫,確實不易。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采取了民間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天孫滴下相思淚,常向秋深結此花。”“天孫”星名,即織女星。這兩句是說,天上的織女流下許多相思淚,年年灑向人間,在深秋季節里化育出這樣美麗的花朵。“結此花”指牽牛花。牽牛花與牽牛星的“牽牛”兩字相同,不由得使人聯想到牛郎與織女的美麗傳說,并想到他們每年“七夕”相會時的歡樂和長期分別的痛苦之情。詩人不直接寫牽牛花秋季盛開的景象,而是用織女流下的無數淚水來形容,給讀者以豐富想象的余地。
這首七言絕句,在寫法上采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而最后點題尤為巧妙。一般說,七絕收尾較難,既要照應首句收住全篇,又要宕開,給人以遐思,此詩用最后點題法,確實收到了奇效。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蘇轍《牽牛》詠牽牛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