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虞美人》詠荷花詩鑒賞
余甲寅歲,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無復存者。乙卯歲,自瑣闥以病得請奉祠,卜居青墩。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斷也。以長短句記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微雨、洗清秋。去年長恨拏舟晚,空見殘荷滿。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繁花相送、過青墩。
詠荷的詞作頗多,但基本是從荷花的品性著筆,本詞卻別開生面,以紀寫行止為線索,詠寫了江南水鄉荷花滿塘的勝景。
詞作的小序點明了紀寫的內容。大略是說去年春天由京都杭州出任湖州太守,秋末歸來時荷花已殘敗無存。今年因病請假,恩準退居青墩,沿途盡是荷花,簇擁小船前后,看去宛如朝霞。難忘這般勝景,特填詞吟詠。甲寅,即宋紹興四年(1134);乙卯,即宋紹興五年(1135)。
上片直敘眼前所見的景色之美。意謂乘舟三日,全在荷花叢里穿行,自己因病而得觀勝景,又正逢雨后天晴氣爽,分外宜人。欣悅之情,溢于詞表。
下片感慨得見勝景的機遇之巧。意謂去年也有機會平塘秋渡,但因時節稍晚一些,只見殘荷枯梗,令人掃興。今年多虧皇上準假歸隱,才能在還鄉的路上一直由繁花伴送。 慶幸之意,流于筆端。
正因本詞將詠寫荷花與紀寫行止融合在一起,使詞作寄寓著人生哲理的思索,似說美好的景色年年都有,只是難得有相遇的機會,斯時斯地斯人三者巧合,才能得見勝景奇觀。其他方面的離合之乖巧,不也正是這樣的嗎?詞人的兩度行舟,頗引人遐思。詞句雖明朗暢達,詞意卻并不膚淺切直。
上一篇:陳與義《菩薩蠻(荷花)》詠荷花詩賞析
下一篇:曹勛《八音諧賞荷花》詠荷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