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蕉·紅蕉亦名美人蕉》詠美人蕉詩鑒賞
繆公恩
宵來點點雨聲清,朝吐丹葩映日晴。
笑靨半開應解語,芳心未展尚含情。
亂翻翡翠遮天綠,碎碾珊瑚照夜明。
合寫簪花淳化帖,窗前宜得萬株生。
這首詩吟詠雨后清晨時新綻開的美人蕉花,清新秀麗,意趣盎然,是詠花詩中的佳作。
首聯交待氣候特點與時間,為全篇布置整體環境。“宵來點點雨聲清”,夜間下起了雨,窗外傳來的“點點”雨聲格外分明。這句詩中有一點應注意,即在雨聲中隱含著對美人蕉花葉的描繪。美人蕉葉片多而大,雨點落在葉上的聲音比較清脆,很多詩文中都曾描繪過“雨打芭蕉”的聲音,故這里的“點點雨聲”也當是詩人隔窗傾聽雨打蕉葉的聲音,否則雨聲怎么能“點點”清呢?而且這樣理解,也可想象詩人是在關心窗外的風雨能否摧殘美人蕉的花與葉,表現其對花的喜愛與關注之情。“朝吐丹葩映日晴”,一場新雨過后,整個世界如同被剛剛洗刷過似的,滿目清新。一輪朝陽冉冉升起,美人蕉的紅色蓓蕾也正在綻開,紅日照耀著紅花,紅花映襯著紅日,這景象真是美麗極了,令人心馳神往。
頷聯是對美人蕉花朵的精雕細刻,比喻新穎,形神畢現。“笑靨半開應解語”,詩人將美人蕉比擬成含情脈脈的少女,只見她羞羞答答,兩個淺淺的酒窩微微顯露出來。想必她也應該理解欣賞者心中的話語吧! 實際上這是在描繪花蕾初綻但尚未完全開放,外面的花瓣已經伸開,而花心部分的花瓣尚抱在一起時的形象。下句繼續描摹這種情形,“芳心未展尚含情”是說花心還沒有完全展露出來,宛如含羞的美人滿含羞澀未把蕩漾的春心吐出一樣。這聯詩將美人蕉花欲開尚未全開的形態描摹得活靈活現,而且比喻情當,是全詩的詩眼。
頸聯重點寫花葉。“亂翻翡翠遮天綠”,一句極盡夸張之能事來形容美人蕉葉片之顏色的碧綠可愛與葉子的繁復眾多。“翡翠”是帶有光澤的綠色,用來形容蕉葉的鮮明潤澤。“亂翻”是花葉隨風翻動的景象。全句大意是說,碧綠的葉子如同翡翠一樣隨風翻動,葉子太多了,映入詩人眼簾的都是綠色,簡直要把天空都遮住了。“碎碾珊瑚照夜明”一句稍有些費解,若聯系上下文,當也是描寫花葉的。據《群芳譜》載:“(美人蕉)一種葉瘦類蘆箬。……月拆一兩葉,其端一點,鮮綠可愛”(轉引自《春暉堂花卉圖說》卷七)。這里的“珊瑚”當指美人蕉葉片上的“其端一點,鮮綠可愛”的那一小點。因風翻動葉片,那一片片葉子頂端的鮮綠的小點也在不斷地亂抖,很是顯眼,仿佛碾碎的珊瑚一樣。“照夜明”形容其色彩的鮮明跳躍,同時也暗喻葉片頂端上的小點小得如夜明珠一般,故也很妥貼恰當。
尾聯抒發對美人蕉的無比喜愛之情。詩人真想在自己的窗前就有千萬株美人蕉花生長在那里,以便時時賞玩。“合寫簪花淳化帖”一句有些晦澀,未明何意。“簪花”是簪子上的花形飾物。“淳化帖”未明何物,“淳化”本北宋太宗時的年號,那么,“淳化帖”很可能是自北宋淳化年間傳下的在詩人生活的時代還在流行的一種帖子。若此,“簪花淳化帖”便有可能是一種設有特殊圖案的請帖,“合”是應當之義,全句詩的大意是說,應當寫一仿象樣的請帖,將美人蕉這位“美人”請到自己的窗前來,于是才引出“窗前宜得萬株生”這句詩。
本詩在表現方法上最突出的特點是諧音雙關。其中比較明顯的有兩處。一是巧妙地利用花名“美人蕉”而把含苞待放,半開半放的花朵形象比喻為“美人”,使喻體與本體的名稱暗合。 二是“笑靨半開應解語,芳心未展尚含情”兩句中的“語”、“情”二字既含有在當句中的本義,又暗承前聯中的“雨”“晴”二字,利用諧音雙關,并微含這兩個字的意義在其中。完全可以從這樣的角度來理解:那“笑靨半開”的花朵也應該理解雨露滋潤的恩惠,那“未展”的“芳心”也要承受這晴明的日光所帶來的溫馨。這“雨”和“晴”對花朵來說同樣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我們就可以明白詩人在此處用“語”“情”二字進行諧音雙關的藝術效果了。
上一篇:莊大中《美人蕉》詠美人蕉詩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