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朱槿花》詠木槿詩鑒賞
李紳
瘴煙長暖無霜雪,槿艷繁花滿樹紅。
每嘆芳菲四時厭,不知開落有春風。
李紳這首詠槿花詩當是長慶四年二月被李逢吉陷害貶端州司馬以后,直至寶歷元年(825)五月量移江州以前時作的。端州是今廣東省西江流過的地區。李紳剛正不阿,被貶南荒之地,見朱槿花有感而發。首句“瘴煙長暖無霜雪”,寫出端州一帶自然氣候的特征:一是常年溫暖,二是無霜無雪。在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下,“槿艷繁花滿樹紅。”木槿樹開放紅花,艷麗無比:“艷”字寫槿花色彩之艷,“滿樹”表明槿花之多?!懊繃@芳菲四時厭,不知開落有春風”一句是詩人的感慨。這里的芳菲是指花草美感芬芳。厭,是足的意思,意思是美好的花草四時皆有,以至“不知開落有春風?!辈槐刂来洪_秋落季節的變化,因為此地是長暖無霜雪的。槿花是落葉灌木,夏秋開花,花冠紫紅或白色。李紳詩中所詠系紅艷之色。詩中所說“芳菲”四時既是指眾芳,當然也是指朱槿花。他很感慨生于長暖無霜雪之地朱槿及其它芳菲可以四時皆開,不必擔心有霜雪之憂,也當然不曾有春風吹開之喜。聯系李紳個人遭遇,這首詠朱槿花詩中也流露了作者一種對安定寬松環境的企冀心理。他被貶端州后傷心已極,他說“昔陪天上三清客,今作端州萬里人。湘浦更聞猿夜嘯,斷腸無淚可沾巾。”(《至潭州聞猿》又說:“瘴江昏霧連天合,欲作家書更斷腸。今日病身悲狀候,豈能埋骨向炎荒?!?《江亭》)。他在《憶漢月》詩中寫道:“花開花落無時節,春來春去有底憑?!眴螐幕ㄩ_花落看不出此地季節變化,不象北方那樣有春花秋實的明顯季節之別。春來也好春去也好,到底以什么為憑證呢? 月是故鄉明,花是家鄉好。李紳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使得他對生于端州的朱槿花抱有一種特殊的觀感。朱槿花開得那么紅艷繁多。不曾有開落的喜憂,這真也令人感嘆不已啊! 就詠物詩而言,李紳這首詠朱槿花的詩不曾強調槿花的朝開暮落,而是從木槿地處炎荒,開落不知春風這點著眼,以寄托它企冀寵辱皆忘的感慨,是頗有特色的詠花之作。
上一篇:徐凝《夸紅槿》詠木槿詩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朱槿花二首(之一)》詠木槿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