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花落花惜花·春陪相公看花宴會二首》詠雜花落花惜花詩鑒賞
徐凝
丞相邀歡事事同,玉簫金管咽東風。
百分春酒莫辭醉,明日的無今日紅。
木蘭花謝可憐條,遠道音書轉寂寥。
春去一年春又盡,幾回空上望江橋。
徐凝,在唐“元和中官至侍郎”。侍郎,即唐朝中央行政機構六部(吏、戶、禮、兵、刑、工)的副首長,可謂官高位顯。也許正是由于這個權勢和地位,才使他得以和朝中輔助君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交往。這兩首詩,就是寫他陪丞相賞花赴宴的事。
宴會中賞花的習俗,古已有之,歷代相沿。達官貴人、墨客文人,更多有此雅興。
春日融融,東風送暖,百花盛開,正是一年中賞花的好季節。詩的第一首寫詩人應邀赴宴賞花。“丞相邀歡事事同,玉簫金管咽東風”應丞相之邀的事實在不少,但大抵是一樣的內容,不過歌舞酒宴罷了。“事事同”,言丞相邀歡事多而雷同,可見詩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及與丞相的密切關系。“玉簫金管”,指吹奏樂器,實際上是從樂隊的陣容點明宴會的排場。“咽”字用得十分貼切,把樂師在吹奏簫管樂器時吞吐氣息的形態摹寫得具體而形象。一、二句主要是敘事和描寫。
“百分春酒莫辭醉,明日的無今日紅”,不要因為怕醉而推辭飲百分春酒,趁著大好春光,盡情地賞花吧,“花無百日紅”,明天的花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鮮妍了。這兩句寫的是飲酒、賞花,卻寄寓了詩人時光易逝、人生易老、及時行樂的感情。與前二句歡快的描述相比,流露出詩人淡淡的哀愁。這首詩從音樂、飲酒,寫到賞花,把看花宴會的內容、場面寫得詳細具體,從中可見唐朝宮廷顯貴們的賞花宴會的豪華。
第二首詩側重抒情。“木蘭花謝可憐條,遠道音書轉寂寥”,開頭一句是比興,花開花謝,時間荏苒,往日那些遠方親友們書信頻傳,如今隨著時間的流逝,音信越來越少了。一種人情淡薄的憂傷暗襲心頭,令人感到孤寂和惆悵。一個“轉”字看似平常,卻極精當。把今與昔的狀況自然地銜接起來。“春去一年春又盡,幾回空上望江橋”正是詩人這種心跡的寫照。這無限的春光,總是去而復來,周而復始。然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往日的歡樂、親友的團聚,只能是美好的回憶,盼親友,幾回江橋眺望,都倖倖而歸。“幾回”言次數之多,一個“空”字、“望”字,把詩人盼親友而不至的愁緒,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兩首詩第一首偏描述,第二首側重于抒情。但又不是截然分開的,描述中有抒情,情景交融。全詩的情感,惆悵多于歡樂,在歡樂的賞花宴會中處處隱蘊著詩人的愁懷,這也許是詩人置身在“牛李黨爭”的旋渦中,所產生的感情吧。
詩的語言貴在不假雕琢,“明日的無今日紅”、“幾回空上望江橋”等句近似民歌語言,讀來令人感到樸實、自然,而又韻味深長。
上一篇:張碧《惜花三首》詠雜花落花惜花詩賞析
下一篇:李涉《山花》詠雜花落花惜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