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花落花惜花·惜花》詠雜花落花惜花詩鑒賞
張泌
蝶散鶯啼尚數枝,日斜風定更離披。
看多記得傷心事,金谷樓前委地時。
春來賞花,春暮惜花,是中國古人特有的情趣,這首《惜花》詩的分量遠不止此。
張泌的作品多以傷春之情和羈旅愁思為主要內容,以深沉委婉的風格見稱于世。《惜花》雖不算他的上乘藝術佳品,卻比較典型地融匯了張泌對滄桑世事的感觸,表現了他的藝術基調。
“蝶散鶯啼尚數枝,日斜風定更離披”只一句就言盡了暮春時節人花兩惜的凄涼晚境。詩人用直呼出來的敘述方式,把“自我”形象無形地引進了詩境,表面上未出現的“落花”(客體)與“惜花”(主體)全部由此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是一個歷經人生、不堪回首的老人,黃昏時節,怔怔地坐在窗前望著越來越少的花枝,禁不住自言自語。詩人的語氣平緩得近于淡漠,似乎僅僅表述兩類純客觀景物——“蝶”“鶯”“日”“風”,但當它們以“散”“啼”“斜”“定”的詞加以動化,并且與暗示出的花聯系起來時,作者惜花不可壓抑的悲哀便躍然紙上:在美麗的彩蝶匆匆散去,通靈的夜鶯哀哀啼叫時的黃昏,花枝已經所剩無幾了,日落西斜,一場狂風吹過,更加“落紅無數”。“離披”,分散貌,此處形容花落慘狀。
“看多記得傷心事,金谷樓前委地時”。金谷,原是地名,在今河南洛陽市。洛陽本以牡丹盛名,加之晉豪富石崇曾筑園于此,也稱“金谷園”,因而文人墨客常用于代表四周栽有花木的庭院。本句承上句作進一步的升華立意,花落的外部世界與惜花人的內心世界由這一筆從從容容地溝通起來。詩人看花、惜花的無限感觸其實皆因“記得傷心事”:為衰落的青春傷心,為滅亡的南唐傷心,為歷史的無情傷心,為人生命運之無定傷心……。引起這位敏感多情詩人痛苦的事也許太多,無從言說,不想再說,于是,一句“記得傷心事”便包含豐富復雜的敘述內涵,而“金谷樓前委地時”恰如其分地為前面的詩眼提供了相應的烘托。
《惜花》最大的特點是主體與客體的巧妙暗合溝通。小詩中的“花”和“人”無聲地交織在一起,分不清因花落引起“惜花”從而導致“傷心”,還是由于傷心才那樣哀婉地惜花,也才透過淚眼濾出那番花落的凄涼,達到了相當的美學移情效果。此外,作者充分利用七絕的特點,文字簡潔而意境深遠。
上一篇:李建勛《落花》詠雜花落花惜花詩賞析
下一篇:李中《落花》詠雜花落花惜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