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紫牡丹》詠牡丹詩鑒賞
元好問
金粉輕粘蝶翅勻,丹砂濃抹鶴翎新。
盡饒姚魏知名早,未放徐黃下筆親。
映日定應珠有淚,凌波長恐襪生塵。
如何借得司花手,偏與人間作好春。
這是元好問《紫牡丹三首》中的第一首。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盛譽。據說我國古時牡丹品種極多,多至三、四百種。有黃、紫、紅、白、綠諸色。單是紫色的就有魏家紫、紫絹、墨葵等數十種。元好問所詠的紫牡丹很象是名種“紫絹”?!白辖仭卑瓯∪缃?,色作紫紅。元詩首聯“金粉輕粘蝶翅勻,丹砂濃抹鶴翎新”,極似“紫絹”秀色。“蝶翅”,形容紫牡丹的花瓣薄如蝶翅,金粉輕沾?;ò甑念伾窒笫菨饽说ど暗您Q翎一樣潔雅清新。如此俊物,如此佳色,引出一番比照,幾度遐想,引出詩人心曠神怡之余的甜滋滋的迷惘。
“盡饒姚魏知名早,未放徐黃下筆親?!鳖h聯以牡丹花的兩個最名貴的品種作比,又以花鳥畫的兩位最著名的畫家相襯,把紫牡丹的審美價值推向了極處。“姚魏”即姚黃、魏紫,古有“姚黃為花王,魏紫為花后”之說?!靶禳S”即徐熙、黃筌,古有“黃家富貴,徐家野逸”之說。元好問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盡管“姚黃”、“魏紫”知名很早,但它們比起這株紫牡丹來卻還是稍遜一籌。縱使徐熙、黃筌再生,也很難描摹出這株紫牡丹的風韻、神采。
頸聯依詩人主體意識的感悟,以“定應”、“長恐”二語將紫牡丹置于擬想的自然景觀的運動變幻之中,既照應首聯對審美客體的靜態觀照,又為尾聯“天問”式的結語做了鋪墊?!坝橙斩☉橛袦I”,隱現著“紫牡丹”花含曉露、映日生輝的動人風采; “凌波長恐襪生塵”,化用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之句,勾勒了“紫牡丹”輕盈欲飄的嬌美姿態。
“如何借得司花手,偏與人間做好春。”尾聯兩句看似“疑問”句式,暗含“感嘆”語意。因為花兒太美了,由花而裝點的春色太令人陶醉了,使人感覺似乎非人間事,于是這種超乎人們尋常意識之外的美便引發了順乎人們慣常思維的疑問:神奇的造化是如何借了司花之手,出乎尋常地給人間送來這般美妙的春花,使得人間飽餐秀色而忘憂的呢?
趙翼在《甌北詩話》中贊元好問詩“構思窅渺,十步九折,愈折而意愈深,味愈雋,雖蘇、陸亦不及也。”元好問的這首《紫牡丹》詩便體現了這種構思特點。首先是巧妙地轉換審美觀照角度,多層次地塑造審美客體形象。比如,首聯做工筆式描摹,頷聯轉成比照式評價,頸聯把動態勾勒寓于擬想之中,尾聯又以疑問的方式表達了深情的感嘆,從而使紫牡丹形象忽而拉近,忽而推遠,忽而清晰可見,忽而撲朔迷離,造成了極富魅力的美感效果。同時,在角度的變換中又通過“輕粘”、“濃抹”、“盡饒”、“未效”、“定應”、“長恐”、“如何”、“偏與”等詞語起承轉合,表現了詩人跌宕起伏、富于韻律感的內在情勢,增加了詩人向讀者傳遞美感信息的力度。
上一篇:姚云文《木蘭花慢清明后賞牡丹》詠牡丹詩賞析
下一篇:劉敏中《水龍吟同張大經御史賦牡丹》詠牡丹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