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蓮》詠荷花詩鑒賞
唐彥謙
新蓮映多浦,迢遞綠塘東。
靜影搖波月,寒香映水風。
金塵飄落蕊,玉露洗殘紅。
看著余芳少,無人問的中。
唐彥謙是一位晚唐詩人,雖詩名不著,詠物詩卻頗見工力。
《蓮》是一首詠花的五言律詩。據(jù)《全唐詩》載:“(唐彥謙)咸通時,舉進士十余年不第。……中和中,王重榮鎮(zhèn)河中,辟為從事。光啟末,貶漢中掾曹。”(《全唐詩》卷671、7664頁)他前半生潦倒不得志,以詩抒憤。《蓮》一詩當做于光啟年間或以前。通篇來看,詩中透出悲涼之氣,這恐怕與他當時的境遇有關(guān)。所以,此詩雖是詠花,也是詠人,詠人的境遇與心境。
詩的首聯(lián)與頷聯(lián),集中描繪了映入詩人眼簾中的景象:許多蓮葉,鋪在水塘中,斷斷續(xù)續(xù),連接到很遠的地方。微風吹來,倩影搖動,倒映水中,與日影連在一起。這時微寒中也隨風送來清香,沁人心脾。詩人在這里集中運用了白描手法,用極簡單的幾個字,勾勒出一個只有線條輪廓的畫面,達到遺貌傳神的效果。詩人又用“映”“搖”“綠”等字,把蓮、浦、波、日、影等聯(lián)成一個整體畫面給人以動感。詩的開頭用一“新”字,使人體會到蓮一定很多,且極茂盛,但下聯(lián)又用一“寒”字,卻又令人想起是寒秋季節(jié),這才使人真正明白,“新”是指為數(shù)已不多的新蓮。這是詩人用字的精到之處。蓮、浦、塘、日都是靜物;影、波、風都是常動之物,這樣畫面就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給人以美感。如果說“靜影搖波月,寒香映水風”突出一個“清”字,那么,“金塵飄落蕊,玉露洗殘紅”,則重在“殘”字。金塵:秋風揚起的黃土,在這里指秋風。已經(jīng)凋落的花蕊,被秋風吹揚著,露水中的蓮花,本應清新可愛,卻已是“殘紅”;風吹來了蓮花的清香,然而已是“余芳”。著:明顯。看著那花蕊明顯地少了,卻沒有人問這其中的原因。(的中:在這里是“其中的原因”的意思。)于是,這一片本是高雅清新的蓮花,被人遺忘在一個孤寂的角落里了。至此,全詩籠罩了一種悲涼氣氛。自然景物本是無知無情的,人以感情灌注才使景物染帶人之情。全詩渲染表現(xiàn)悲涼、凄清,氣氛顯然是唐彥謙對人生世事看法的反映。他感慨無人過問蓮花日漸減少殘落的原因,給人以余味無窮之感,發(fā)人深思,是詠蓮之作中別具一格的佳什。
上一篇:皮日休《詠白蓮(其二)》詠荷花詩賞析
下一篇:唐彥謙《黃子陂荷花》詠荷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