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水龍吟白蓮》詠荷花詩鑒賞
王初桐
為誰卸了紅衣,綠房迎曉霜綃翦?浣沙人去,凌波人在,水晶宮殿。幾柄亭亭,銀塘十里,冷香吹遍。在鷗昏鷺暝,花光縞夜,沉沉里、微茫見。何況素云晴練,舞輕盈、半低紈扇。淡妝月艷,仙姿玉立,粉消鉛淺。小艇回時,浮萍開處,鏡奩窺面。怕遺珰、卷入涼波,又萬葉、西風戰(zhàn)。
現(xiàn)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人們久已熟知和喜愛的。先生筆下那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的白花,在月光下或裊娜地開著,或羞澀地打著朵兒,如明珠,似星星,曾給人留下多少美好的藝術享受。讀罷清代王初桐詠白蓮的這首《水龍吟》詞,我們會得到同樣的感覺。
“為誰卸了紅衣,綠房迎曉霜綃翦?”詞的起首兩句緊扣詠題,憑空發(fā)問,惹人注目。白蓮卸卻紅衣,身著素妝,亭亭玉立于曉色之中,給人以清新淡雅之感?!熬G房”指呈淡綠色的蓮房;“霜綃”形容白蓮的花瓣潔白細膩。接下來三句用比喻手法寫白蓮的風姿:“浣沙人去,凌波人在,水晶宮殿?!薄颁较恕敝冈较琅魇?“凌波人”指洛水之神宓妃。西施絕代佳人,美艷無雙,宓妃“芳澤無加,鉛華弗御”。詞人將兩位美人對舉,一言“去”,一言“在”,即恰切地說出了白蓮的特點,也表明了詞人對比喻手法運用的自如。“幾柄亭亭,銀塘十里,冷香吹遍。”由視覺轉寫嗅覺,贊美荷香。一個“冷”字,將白蓮在炎夏里帶給人的清爽舒適之感寫了出來?!霸邡t昏鷺暝”以下三句,又由嗅覺回到視覺,從白蓮的特點出發(fā),選擇最佳取景時間,繪制了一幅意境幽邃的白蓮圖。對對鷗鷺,依偎在白蓮身旁,悄然安眠;點點蓮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在沉沉的夜色里閃現(xiàn)著微茫的白光,整個荷塘,不正“象籠著青紗的夢”嗎?詞人以獨特的角度,寥寥數(shù)語,便創(chuàng)造出一種和諧、安謐、朦朧的詩意美。
過片由晦而明,賦形繪色,承轉自然。“何況素云晴練,舞輕盈、半低紈扇。”“素云”“晴練”俱形容白蓮。在微風的吹拂下,出水的蓮花輕輕搖曳,猶如身著翠裙的少女舞姿翩翩?!暗瓓y月艷,仙姿玉立,粉消鉛淺”之句,更是極妍盡態(tài),備寫在翠葉陪襯下白蓮的嬌姿秀色?!霸缕G”、“玉立”兩詞看似平常,但用于描寫白蓮,則顯得維妙維肖,貼切生動。“小艇回時,浮萍開處,鏡奩窺面”三句,在寫花的同時巧妙地共帶賞花之人,用擬人手法將白蓮的意態(tài)刻畫入微。潔白的蓮花象愛惜芳容的女子,正面對銀塘這面偌大的妝鏡打量著自己,她此時或許也為青春難駐、紅顏易逝而幽思重重?這便極自然地引出了結尾兩句:“怕遺珰、卷入涼波,又萬葉、西風戰(zhàn)?!碑斍镲L襲來,凋零的花瓣卷入波心,破敗的蓮葉迎風顫慄,那情形怎不讓人為之憂慮?一絲淡淡的惜花之情正暗暗地襲上詞人心頭。
這首詞從多層面、多角度詠贊了白蓮花,雖無深刻的寄寓,但色彩淡雅,不加雕飾,正如出水的蓮花,能于樸素中給人以美感。
上一篇:柳宗元《芙蓉》詠荷花詩賞析
下一篇:謝瓊《賀新涼殘荷》詠荷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