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僧舍白牡丹二首》詠牡丹詩鑒賞
吳融
膩若裁云薄綴霜,春殘獨自殿群芳。
梅妝向日霏霏暖,紈扇搖風閃閃光。
月魄照來空見影,露華凝后更多香。
天生潔白宜清靜,何必殷紅映洞房。
侯家萬朵簇霞丹,若并霜林素艷難。
合影只應天上月,分香多是畹中蘭。
雖饒百卉爭先發(fā),還在三春向后殘。
想得惠林憑此檻,肯將榮落意來看。
唐人偏愛紅牡丹、紫牡丹,而白牡丹是不被看重的。晚唐詩人吳融的這兩首詠白牡丹詩,其格調(diào)不凡之處,正是他一反時俗,為遭人冷遇的白牡丹唱出了贊歌。
第一首詩側重描寫了白牡丹的美麗形象。首聯(lián)“膩若裁云薄綴霜,春殘獨自殿群芳”兩句形象地描繪了白牡丹的姿色,揭示了她的精神和品格?!澳伻舨迷啤北扔靼啄档せò甑募毮伖鉂珊湾e落有致,“薄綴霜”點染出白牡丹的素艷姿色?!按簹埅氉缘钊悍肌苯沂玖税啄档さ闹t讓與超脫精神。牡丹素有國色天香之譽,如果她在初春開放,那將使群芳大為減色。然而她不慕虛榮,不爭名利,甘愿為群芳殿后,開在殘春季節(jié)。頷聯(lián)“梅妝向日霏霏暖,紈扇搖花閃閃光”兩句進一步以濃墨渲染白牡丹的美麗姿色?!懊穵y”二字是以梅花比喻白牡丹的皎潔素雅顏色。“霏霏”二字乃云氣之盛貌,此處喻花開之盛,特別在“霏霏”之后著一“暖”字,一片芳郁氤氳的繁盛景象被點染出來。白牡丹雖然有著梅花的素潔之色,卻沒有梅花冷意,給人的是溫馨之感?!凹w扇搖風”四字寫出了花的動態(tài)。“紈扇”即白絹圓扇。陣風吹來,花影搖動,仿佛美人手中輕輕搖著的團扇,“閃閃光”三字則給人以轉動照人的感受。頸聯(lián)“月魄照來空見影,露華凝后更多香”兩句是描繪夜色中的白牡丹。月華之下的白牡丹一片皎潔,花光月色難以分辨,只有從地上的花影中才能略微感覺到花的存在。夜靜更深,露水凝滯了,這時花的香氣更加馨馨誘人了。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月夜牡丹圖!尾聯(lián)“天生潔白宜清靜,何必殷紅映洞房”兩句是說白牡丹天生潔白的本色,她決不追逐時髦的紅牡丹去為別人映襯華貴景象。白牡丹的清高品質(zhì)被揭示出來了。
第二首側重闡發(fā)了白牡丹超脫眾芳的高潔品質(zhì)。首聯(lián)“侯家萬朵簇霞丹,若并霜林素艷難”兩句一反時俗,確立了白牡丹的崇高形象。唐人多以紅艷妖嬈的紅牡丹、紫牡丹為貴,而不看重白牡丹。在唐詩中,白牡丹常常是用來托喻不得志的人們。中唐詩人裴潾曾以“獨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的詩句為友人不得重用而鳴不平。與他同時的著名詩人白居易更是借白牡丹傾述不遇之感,詩云:“白花冷談無人愛,卻占芳名道牡丹。應是東宮白贊善,被人呼喚作朝官?!倍趨侨诘难劾铮啄档さ男蜗髤s與前人截然相反。詩人不是站在哀嘆的角度寫其“冷淡無人愛,”而是以贊美的口吻寫其清高無比。詩中以比較的語氣說,簇擁在王侯貴族家的紅牡丹雖然燦若丹霞妖嬈美麗,但與霜林中素潔妍艷的白牡丹相比,還是難以匹敵的。詩句中折射出詩人堅守氣節(jié)不慕權貴的心靈光輝。頷聯(lián)“合影只應天上月,分香多是畹中蘭”兩句是從色彩和芬芳角度進一步表現(xiàn)白牡丹的崇高。花之動人處,無非是一香一色。在詩人看來這白牡丹的色與香非比尋常。其皎潔艷美只有青空皓月才能與之媲美,其馥郁芬芳也只有被譽為花中君子的畹中蘭花才能與之平分秋色。頸聯(lián)“雖饒百卉爭先發(fā),還在三春向后殘”兩句寫出白牡丹的謙讓美德和堅守氣節(jié)的情操。至此一個被人格化了的牡丹形象已經(jīng)完全展現(xiàn)出來。尾聯(lián)“想得惠林憑此檻,肯將榮落意來看“是詩人的猜想?!盎萘帧睉侨嗣?,不詳。就全詩來看,惠林可能是這僧舍的主人。詩人以君子志士的眼光來觀賞白牡丹,之后猜想假如這種花的僧人在此憑欄而立,又將以怎樣的態(tài)度去觀賞呢?——會以世俗人的榮衰眼光看待此花嗎?結尾一個問句耐人遐思。
總之,這兩首詠白牡丹詩立意新穎,意境美妙,耐人賞讀。
上一篇:吳融《紅白牡丹》詠牡丹詩賞析
下一篇:李益《題所賃宅牡丹花X》詠牡丹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