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洞仙歌菊》詠菊花詩鑒賞
呂湘
叢金碎玉, 看幾枝疏瘦。 昨日新霜又重九。 正古簾月悄, 羅薦香寒,是詞客,薄醉微吟時候。南山真意在,孤絕幽芳,千載襟期繼陶叟。端不負初心,寂寞東籬,總未向,春風低首。愿歲歲,秋光似花濃。這夕照閑門,有人同守。
唐寅《東籬賞菊圖》題詩:“滿地風霜菊綻金,醉來還弄不弦。”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對菊的繪畫都冠以“金”字,謂之“金菊”。“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不第后賦菊》)是把金色的菊花影射起義軍士的黃金鎧甲。“菊綻金”、“黃金甲”、“金菊”,“金”多么誘人奪目的詞意呀。“叢金碎玉,看幾枝疏瘦。”詞一開頭就把大朵如簇的黃菊——“叢金”,朵朵細小的白菊——“碎玉”,燦爛、潔凈的質地展現出來。“疏瘦”是對他花凋落,獨有秋菊在蕭疏的境地里削拔挺立的狀摹。這兩句是對秋菊美麗外貌的欣賞,也是對秋菊內在精神的贊頌,為后文的展開作了鋪墊。“昨日新霜又重九”是對氣候的點明,說明剛下了一場初霜,時令是重陽佳節。“又”,著重點明去歲如此,今又依然把酒賞菊,可見鐘情于菊由來已久。詩人繼昨日的賞菊,至今日凌晨仍不絕吟嘆。“正古簾月悄,羅薦香寒。”“古”,故舊;“羅薦”,絲織的臥蓆。這兩句說殘月正悄悄穿過舊窗簾把陣陣寒冷的空氣夾著菊花的幽香,送到我臥欹的羅蓆之上。這時候,也正“是詞客,薄醉微吟時候。”良辰美景奈何天,把酒賞菊,通宵達旦;獨處所居,淺斟低唱,是多么愜意! 上片這最后兩句道出了被秋菊深深陶醉了的心情。李清照借酒賞菊飲至“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鷓鴣天》);又說:“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陰)。而此處的詩人只是“薄醉微吟”,是清醒的把酒吟菊,不是易安的“濃睡不消殘酒”(《如夢令》)。這就更突出了詩人戀菊的程度。
下片著重寫出了詩人日日夜夜如此沉醉于對菊的貪愛,“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而是借愛菊之情,完成自己要繼淵明先生悠然南山,不涉世事的宿愿。所以,下片一開頭就告訴我們:“南山真意在,孤絕幽芳,千載襟期繼陶叟。”“南山”,陶潛于彭澤作了八十多天縣令后,不“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毅然“解綬去職”,回歸田園,有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其二》)。后以“南山”作為高潔隱士之稱。“襟期”,抱負、志愿。“陶叟”,陶潛。這三句是把楊萬里的:“認得淵明千古意,南山經雨更蒼然”(《題鄭德輝悠然堂》)化入的。其意是:我要像陶潛那樣采菊東籬,悠然南山,孤自與獨放幽香的秋菊相伴,繼承陶潛的抱負老死田園,以完成自己不涉官場、世事的宿愿。以下三句:“端不負初心,寂寞東籬,總未向,春風低首。”“端”,真正。春色濃艷,百花盡開,唯獨菊花不屑一顧。蕭瑟秋風,他花盡殺,只有秋菊“孤絕幽芳”,雖處東籬顯得“寂寞”,卻總不肯如那些爭寵斗艷的百花那樣向春風獻媚。只有這樣才真正不辜負我早已立下的志愿。在借秋景秋菊表白了自己不流于俗的心跡之后,結末二句,發下誓愿:“愿歲歲,秋光似花濃。這夕照閑門,有人同守。”意即,但愿歲歲年年,人的大好時光,都如秋菊那樣堅定美好,真情獨鐘,貞節自守。
這首詞的獨到之處是善于融化:一是作者的心跡融化在繪菊、賞菊、戀菊之中;二是將前人的詩句融合在己詞里為我所用;三是引用典故與己詞化而為一,不露鑿痕。閱讀時,可細細欣賞。
上一篇:姚循陔《暗香菊影》詠菊花詩賞析
下一篇:戴廷棟《金菊對芙蓉詠菊》詠菊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