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酴醾花·虞美人賦茶縻》詠酴醾花詩鑒賞
辛棄疾
群花泣盡朝來露,爭奈春歸去。不知庭下有荼縻,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淡中有味清中貴,飛絮殘英避。露華微滲玉肌香,恰似楊妃初試、出蘭湯。
寫花貴在寫出神韻,即花的內在美。 讀《賦荼縻》令人回味之處,正在于此。
詞的上闋,作者寫荼縻開放的季節及作者見此花時的驚喜。 暮春之時,群花漸次凋零,作者感嘆春的歸去,不覺有些惋惜之情。正當此時,他突然發現院里的荼縻不知在什么時候已悄悄地開放了。花事闌珊之際,忽見這生機盎然的荼縻,怎能不令人驚喜! 這花“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 她把春天的景色全偷來了,卻又怕被春姑娘知曉。在這里,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幽默之中透出了真諦。一個“泣”字便活脫脫地寫出了群花無可奈可而歸去的神情, 而“荼縻不爭春,寂寞開最晚”(蘇軾《酴醾花菩薩泉》)的品格僅用一個“偷”字、一個“怕”字便突顯了出來。使讀者頓時覺得那花突然“活”了起來,正羞答答地望著讀者,可謂傳神之筆。“十分”一詞突出地表現了荼縻在暮春時節群芳凋零、而夏季花還未開的時節里開放的可貴品格。所以說她獨占了全部春色。
如果說上闋作者用擬人手法寫出了荼縻的內在美,而下闋則是用比喻的手法,在寫出花的外在美的同時,更加突出其神韻。 可以說荼縻是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統一體。“淡中有味”三句寫了荼縻花的味和姿態。在這里,作者沒有直言其花的味道如何好,花姿如何美麗,而是以其它景物來襯托荼縻。它的味道可貴之處是清淡之中透著幽香;它的花使飄飛的柳絮和凋零的群花心甘情愿地躲藏起來,你看,那晶瑩的露珠仿佛花朵微微滲出的香汗,有清幽淡雅的香氣散出,彌漫在四周的空氣里。正好象唐朝著名貴妃楊玉環洗浴溫泉剛出來時那樣嬌羞可愛、令人迷戀。在最末句,作者用了一個典故。說唐玄宗李隆基愛好女色,想得到傾國傾城的美女,可是找了多年都找不到。這時,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被唐玄宗看中納進已宮。她在華清池里洗澡,溫泉的水洗著她象凝結著脂肪一樣潔白細膩的皮膚,唐玄宗看見她出浴時嬌美的樣子,非常喜歡,更是愛不自勝,這就是她受寵的開始。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如此描述:“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人們知道,歷來以花喻人屬常見,而在這里,作者卻一反常規,以人喻花,足見作者對荼縻喜愛的程度,更襯出荼縻看似平常實為高貴的品質。
古詩詞中描寫荼縻的也不少,但贊嘆其花容和花味者居多。如歐陽修的“清明時節散天香,輕染鵝兒一抹黃”(《荼縻花》)、陸游的“吳地春寒花漸晚,北歸一路摘香來”(《東陽觀酴醾》)、楊萬里的“白玉梢頭千點韻,綠云堆里一枝斜(《酴醾》等等。而在這首詞中更道出了荼縻的神韻,使人們在贊賞其外在美的同時,更贊美其“愉得十分春色、怕春知”的默默奉獻精神,自然而然地把她同“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的梅花聯想在一起,因為她們同是在百花凋零之時,默默地給人以美的享受。
上一篇:蘇轍《和王晉卿都尉酴醾二絕句》詠酴醾花詩賞析
下一篇:盧祖皋《水龍吟賦酴醾》詠酴醾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