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詠白丁香花》詠丁香詩鑒賞
陳至言
兒樹瑤花小院東,分明素女傍簾櫳。
冷垂串串玲瓏雪,香送絲絲簏簌風。
穩稱輕奩勻粉后,細添薄鬢洗妝中。
最憐千結朝來坼,十二闌干玉一叢。
這首詩選自《清詩別裁集》卷二十。沈德潛評此詩說:“詠花二詩,不征典實,不著色相,而杜鵑丁香自然分別,于遺形取神處求之。”他還寫有《白杜鵑》花詩一首,看來陳至言對白色花頗為關注。
“幾樹瑤花小院東,分明素女傍簾櫳”說小院東邊白丁香花開,簡直就是神話傳說中素女傍倚簾櫳下。《史記·封禪書》:“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接著描繪白丁香花“冷垂串串玲瓏雪,香送絲絲簏簌風”。在風吹動下,白丁香花好象是冷然而下垂的玲瓏白雪,垂掛技頭,絲絲清香陣陣飄來。這是對白丁香花的形與色的描繪,其形色都體現了白的特點。“穩稱輕奩勻粉后,細添薄鬢洗妝中”還是在白字上作文章,將白丁香比作少女妝洗時勻粉,與薄鬢,輕盈勻凈。結末一句說“最憐千結朝來坼,十二闌干玉一叢”最令人喜愛的是早晨眾多丁香花蕾一時開放,一叢叢丁香花就象一叢一叢美玉一樣。由細微的丁香花個體到整體來描敘白丁香花的可愛之處。
陳至言筆下白丁香花不僅寫出了丁香花香與形,而且,自始至終,是以通體比喻手法來描繪的。將丁香花比喻為素女,也正與白丁香之白相應,令人產生聯想,以得相互映襯之妙。沈德潛說陳詩遺形求神,不在形似上下功夫,而在丁香花內在精神上用意,這是很有見地的,但要說陳詩“不征典實,不著色相”就未免失于偏頗了。他的詠白杜鵑花詩第一句“蜀魄何因冷不飛”就是用的蜀帝杜宇魂化杜鵑鳥之典,“細雨春波愁素女,輕風明月泣湘妃”用的也正是舜之二妃哭舜于湘之典。但說陳的詠白丁香白杜鵑二詩不著色相是有道理的,因白色一般不算作色。說二詩不靠典實而使杜鵑、丁香花判然分明,就并不確切了。試看二詩中關于杜鵑花、形的描繪與白丁香花形的描繪,白丁香花形為“冷垂串串玲瓏雪”,而杜鵑花詩幾乎處處以鳥喻花,離開典實就難以理喻了。由此可見,形與神間有密不可分處。二詩之所以傳神,恰恰是形象巧妙地將典實熔于描繪之中。典故傳說的運用對這兩首詩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典故傳說用得好,正是這二首詠白色花詩的長處,不能忽略不計。
上一篇:鄒升恒《丁香和韻》詠丁香詩賞析
下一篇:許華存《虞美人題便面丁香花》詠丁香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