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爭表現,先積蓄力量
如果問一個問題:對于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來說最難的事是什么?想必很多人會立即脫口而出:驚世才華,萬貫家財,一夜成名……然而事實上這些都稱不上最難,對于二十幾歲的人來說,最難的是擁有謙恭的態度。
這是因為二十幾歲是一個人各方面潛力都最強的時候,思維敏捷,學習和接受新生事物快,學什么東西或做什么事都很容易上手。就像驚世才華,聽起來貌似遙不可及,但其實只要你找對入門之徑,懂得執一馭百,并能始終堅持如一,在某一領域做到“專”“精”并不算難事;而贏得萬貫家財,最重要的是需要掌握商業智慧,有一副精于計算的頭腦,這些我們都可以通過在社會中磨練獲取;現在媒體的手段越來越高明,一夜成名也不再是神話,最關鍵的是你要有駕馭媒體的力量,你要懂得精心策劃,你的身上也要有爆發的亮點,如此一番布置,一夜成名其實也可以“人為”實現。
當然了,這些也都具有一定難度,但與謙恭的態度相比這些就稱不上難了,謙恭的態度是恒久的發動機,它是人的動力,如能擁有謙恭的態度,即使身處逆水也能行舟直上;如果沒有謙恭的態度,人就會不進而退,走一步,退兩步,自然也不可能擁有驚世的才華,萬貫家財和人人敬仰的榮譽。如果一個人徒有才華、財富和名氣,而無謙恭的態度,那么便如孤舟行于大海,隨便的一個浪頭打來,便船覆人傾、一無所有了。
不可否認人都是有虛榮心的,二十幾歲大概也是虛榮心最盛的時候,正是這種虛榮的心理使得我們在獲得一些小小成績的時候,心里不免沾沾自喜,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分享我們的喜悅,也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認可我們的存在和努力。生活在21世紀,尤其是作為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正是“羽扇綸巾,雄姿英發”,欲“指點江山,一展抱負”的大好時機,年輕人懂得表現自己,才能為自己贏得機會,贏得伯樂。你也要知道,適度表現是好事,但過度表現,時時都想著出風頭,就有百弊而無一利了。
中國有句話叫“槍打出頭鳥”,就是告訴那些愛出風頭的人,雖然風頭出盡、榮耀無比,自己的心里爽了,無數人的追捧歡呼也讓自己過足了癮,但是“壓力與機會并存,風頭與危機同在”,無限風光的背后實則危機重重,老想著出風頭的人到頭來往往更容易吃虧。很多年輕人不知道風頭不是那么容易出的,反而吃虧卻比什么都來得容易。
因愛出風頭而吃盡苦頭的例子實在難以勝數,如為雍正帝立下汗馬功勞的年羹堯,功高蓋主,處處趾高氣揚,連皇帝都敢不給面子,結果他的風頭還沒出多少年,雍正帝就對他下了“必殺令”,出風頭的結果竟以慘死收場;三國時期的楊修,在曹操老板的手下打工,然而他卻處處不給老板面子,“一盒酥事件”已經讓老板曹操贊賞之余生嫉妒,后來又有“加闊院門”和“雞肋事件”,這更讓曹操妒心化為殺心,多才的楊修還未有什么建樹就遭到了毒手。只因出了幾次風頭而丟了性命,這樣的虧豈不是吃大了?
而對于二十幾歲的人來說,愛出風頭的人不在少數,這實在是危險的行徑,還是盡早棄之如草芥為妙。不妨來看一個實例:
楊邁是個虛榮心極強的人,每做成一件事或取得一點小小的成績就要弄得人人皆知。有一次,他幫上司完成一個大項目,結果他的上司一下變得炙手可熱,連升兩級。楊邁也頓時變得不可一世起來,到處宣揚他的功勞。
楊邁有個同事叫李靜,與楊邁的作風完全相反。李靜文文弱弱,一身書生氣,屬于老實做人、踏實做事的那種,做了什么事也不愛聲張,也常把功勞推給別人,也正因如此他一直被人稱為“木頭”。
因為上級升職,上級原來的位置就空了出來,大家都認為這個職位當屬楊邁無疑了,楊邁更認為這個職位簡直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然而,事情的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向“愚笨呆傻”的木頭竟然成為“黑馬”,一躍成為楊邁的上司。
楊邁很不服氣,就去找之前的上司。
上司很平靜地告訴他:你這次的確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但是抉擇領導人選,功勞只是一個參考方面,領導必須要有領導者該有的內涵和穩重,如果一個領導太愛宣揚,喜歡出風頭,甚至將公司的一些機密當做炫耀的資本,這是很危險的。李靜雖然沒有太大的功勞,但是他卻能穩中有進;他的話雖不多,但每句話都有實際的用處,所以他總能一眼看出要害,最難得的是他的謙恭態度,從不將功勞占為己有,這些都是領導者該有的風范。
聽到這里,楊邁已經羞愧得無地自容。
的確如此,中國人向來推崇低調做人,即便取得再大的成就也不能忘乎所以,更不能數典忘祖。有句古話是這樣講的“天不言其高人自知之,地不揚其厚人自明之”,千方百計想出風頭的人,其實并沒有什么風頭可出,自己的那點伎倆只會引來內行人的不屑與嘲諷,即便真的受到贊揚、追捧,往往也出自于“低俗”人之口。對于年輕人來說,愛出風頭,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它是一件壞事,處處阻礙自己的進步,甚至帶給你許多不必要的苦頭。
所以,當你想出風頭的時候,請控制住自己吧,一個真正有內涵的人是絕不會做出這么淺薄的事情來的。如果你能在這個基礎上,懂得謙讓之禮,懂得如何成全他人,對于年輕人來說才是福中之福。
正如那句話所說,年輕人就像成長中的樹木,謙恭一點,才有更多的出頭的機會;本身還不成材,就老想著出頭,那么,連唯一出頭的機會都可能喪失掉。
上一篇:寫出煩惱,卸下沉重負擔
下一篇:別抗拒傷痛,才會讓傷痛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