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棄自卑的情緒
懷有自卑情緒的人,遇事總是認為“我不行”、“這事我干不了”、“這個工作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圍”……其實,還沒有嘗試就給自己判了“死刑”。而實際上,只要專注努力,是能干好這件事的。認為別人都比自己強,自己處處不如人,這是一種病態的自卑心理。在實現愿望的過程中,這種心理是非常有害的。
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在風燭殘年之際,知道自己將不久于人世,就想考驗和點化一下平時看來很不錯的助手。
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說:“我的蠟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蠟接著點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明白,”那位助手說,“您的思想光輝是需要被很好地傳承下去……”
“可是,”蘇格拉底說,“我需要一位最優秀的傳承者,他不但有相當的智慧,還必須有堅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這樣的人選直到目前我還未見到,你幫我尋找和發掘一位好嗎?”
“好的,好的。”助手說,“我一定竭盡全力去尋找。”
那位忠誠而勤奮的助手,不辭辛勞地四處尋找。他領來了許多人,然而,蘇格拉底都沒看上。
助手再次無功而返,回到蘇格拉底的病床前時,蘇格拉底已經病入膏肓了,他拉著那位助手的手說:“真是辛苦你了,不過,你找來的那些人,其實還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懇切地說,“找遍城鄉各地,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優秀的人選挖掘出來舉薦給您。”
蘇格拉底笑笑,不再說話。
半年之后,蘇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別人世,最優秀的人還是沒有找到。助手非常慚愧,淚流滿面地坐在蘇格拉底的病床邊,語氣沉重地說:“我真對不起您,讓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對不起的卻是你自己。”蘇格拉底說到這里,很失意地閉上眼睛,“本來,最優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忽略、耽誤、丟失了……其實,每個人都是最優秀的,差別就在于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發掘和重用自己……”
當受到外界壓力或不被外界承認的時候,比如談判時別人故意指出你一些很不重要的缺點,在公司里有人對你冷嘲熱諷,你是否對自己的能力產生過懷疑呢?我們一次次地問自己:“我可以嗎?”然而每問一次都只會讓自己更加不確定。
事物本身并不影響人,人們只受對事物的看法的影響。不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失敗者,而要盡量把自己當成一個贏家。人生來沒有什么局限,無論男人或女人,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沉睡的巨人,那就是自信。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大師、獲得諾貝爾獎但拒絕領獎的薩特說:“一個人相信自己能成為什么,他就會成為什么。”如果你認為自己被打倒了,那么,你就真的被打倒了。如果你想贏,但是認為自己沒有實力,那么,你就一定不會贏,如果你認為自己會失敗,那么,你就一定會失敗。
相信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要高高地抬起頭,走路要腳下生風。只有這樣,你才會活得開心,活得順利,你的人生才會充滿良好的情緒和美好的感覺。
克服自卑,也是控制、調節情緒,提高氣質技巧的一種重要手段。我們不能總是在給自己限定的區域內徘徊疑慮,當你下次再問自己“我可以嗎”時,回答一定要是“我可以”。
上一篇:專注是對夢想的沉淀
下一篇:什么是心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