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順其自然,積累生活智慧
老子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人類自己設立的規則之外,世界上最大的法則是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的規則還在其次。萬物的生長繁衍都有它們自己的規律,四季變化、潮汐潮落、風云流轉,這些都不會因為哪個人的喜好而改變。所以,人類從發展初期開始就應當知道,要尊重自然法則,對待一切隨著時間會流逝的東西,我們無須太過執著。生存之道簡單來說只有四個字,那就是“順其自然”。
一位大師對弟子們提及處世之道,說了三個不同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關于兩個強壯的青年的,他們一個聰明靈巧一個稍顯愚鈍笨拙,被派出去挖井找水。他們兩人各自占據土地的一邊,往下挖井,都挖了有兩米來深,但沒有發現水源。笨拙的一個繼續在原地往下挖,而聰明的一個則換了個地方挖。過了不久,笨拙者終于找到了水源,但不斷換地方挖井的聰明人卻一無所獲。
弟子們聽完后說:“這是告訴人們,做人要持之以恒,不要朝三暮四的,否則不會成功。”大師聽后笑了笑。
第二個故事還是發生在這兩個人身上,聰明人在經過多次的嘗試后,終于在某處找到了水源,但笨拙者因為始終停留在原地,怎么埋頭苦干也還是沒能找到水源。
弟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看來人還是需要不斷地嘗試,通過這些嘗試來總結經驗,刻板教條地面對環境是不大合適的,這條路不行就該嘗試另一條路,對一種方法執迷不悟也是不能成功的。”大師聽后還是笑了笑。
第三個故事依然是說這兩個人。雖然聰明人和笨拙者都竭盡全力地挖井,但無論笨拙者在原地挖了多深,無論聰明人換了多少個位置,他們最后都沒能找到水源。
“這是為什么?”弟子們都疑惑了:“這又說明了什么呢?在原地堅持不行,多嘗試換幾個地方也不行?”
大師笑著對他們說:“呵呵,這也沒有什么奇怪的,因為那塊地下面本來就沒有水,所以無論是在某一處深挖還是換幾個地方挖,都不會找到水。其實,世上根本沒有萬能的處世原則和智慧,做人也是如此,我們應自己學會摸索和體驗,順其自然,而不要固守某一種做法。”
順其自然的可貴之處在于,應順著事情的走向而行,而不是使用某種規則來生搬硬套。
惟儼禪師有一次下山,只帶了兩個弟子道吾和云巖在身邊,行路途中,他看到林中有一棵枯木,便指著這棵樹問他們:“你們看到這棵樹了吧,說說看,是枯萎好,還是茂盛好呢?”
道吾即刻回答道:“師父,當然是茂盛好。”
惟儼禪師卻搖頭否定說:“你應知道無論多么繁華,也終將消逝的。”
那么,答案就應當是剩下的一個了,于是云巖很快接話道:“還是枯萎好。”
但惟儼禪師仍然搖頭說:“枯萎么,枯萎也會成為過去。”
“那么,這個問題究竟該如何回答呢?”兩個弟子郁悶了。
這時,迎面走來一位小沙彌,他看到惟儼禪師三人,就停下來打招呼。惟儼禪師順道也問了他這個問題:“你說是茂盛好,還是枯萎好呢?”
這個小沙彌撓了撓腦袋,從容地回答道:“這個簡單啊,該枯萎的讓它枯萎,正茂盛的就讓它繼續茂盛好了啊!”惟儼禪師頓時點了點頭,笑道:“不錯不錯,你說得太對了,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應當順其自然,枯萎也好茂盛也罷,都是它們各自的造化,執著是沒有必要的。”
在一座禪院里,有個勤快的小和尚,他看到草地越來越枯萎,就對師父說:“師父,撒點草籽吧,這草地也太難看了些。”
師父不緊不慢道:“不著急不著急,等為師什么時候有空了就去買些草籽回來。草籽隨時都能撒,有什么可著急的呢?”師父答應著,直到中秋才把草籽買回來,遞給小和尚,讓他把草籽撒在草地上。
但撒草籽的時候忽然起風了,小和尚看著草籽都飄走了,找到師父說:“師父不好了,草籽都被風吹走了!”
師父無所謂地說:“不著急不著急,沒有關系,吹走的草籽多半是空心的,是無用的東西,有什么可擔心的呢?”
小和尚總算把草籽撒完了,卻發現有麻雀飛來吃這些草籽,還專挑那些顆粒飽滿的草籽吃進肚子里。小和尚又找到師父說:“不好了不好了,師父,草籽被小鳥啄光了!這下草籽都白買了,明年這片地長不出青草了!”
師父卻絲毫不著急,只道:“不著急不著急,草籽有很多,幾只小鳥要吃也是吃不完的,擔心什么,明年還是會有小草長出來的!”
小和尚好不容易放下心來,但這天夜里卻嘩啦啦下起大雨,他又暗暗擔心起來,“這么大的雨,草籽都被沖走了吧!”
次日清早,小和尚就早早跑出門去看,果然在地上看不到什么草籽了,跑進師父的禪房就喊:“師父不好了不好了,大雨把地上的草籽全都沖走了,這下糟透了!”
師父還是那副不慌不忙的樣子,對他說:“不著急不著急,草籽被沖到哪里,便在哪里生根發芽好了,一切隨緣吧!”
過了一段時間,小和尚果然在寺廟里看到有一些小苗破土發芽了,一些他之前不曾注意到的角落里居然也有了草苗,他看了很高興,興奮地跑到師父跟前說:“師父太好了,草籽都發芽了,沒有白撒呀!”
師父笑呵呵地摸著他的頭說:“好好,隨喜啊隨喜!順其自然,這樣不是很好嗎?”
這位師父非常懂得享受人生的樂趣,最令人欽佩的是他對待生活的態度就是凡事順其自然,不刻意強求什么,如此行事反倒成就了一番收獲。
啟示
一個人如果按照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順其自然地發展,自然而然就可以獲得某種程度的成就。這種處事態度利己利人,是一種淡定處事的生活原則,能幫助我們克服自己的壞情緒,不過分計較得失,不過于看重事情的結果。順其自然還是一種隨緣的態度,不要求你遵循社會上的某些普遍規則來行事,不用刻板地要求自己為了成功就該如何如何,不要求自己非要達到某個標準才算是活得幸福。事實上,人生從來不是你爭我奪的比賽,每個人對于幸福和成功的看法不同,何必設定一個固定的標準來要求人們達到呢?
只要經歷的事多了,眼界開闊了,我們自然會知曉一個事實:讓一切順其自然地發展才是大智慧。
上一篇:避免“成功焦慮”
下一篇:頻頻回望等于作繭自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