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任何時候都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我問自己:從發現公公患了癌癥到離開的這一年時間,我有沒有內疚和遺憾?因為很多時候,當親人離世時,讓我們痛苦難耐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失去。
我們再也得不到逝者的保護、支持和愛了,甚至因此而產生對逝者的憤怒。
第二,后悔和內疚。
悔恨自己在逝者生前對他做了不該做的事,說了不該說的話,或者沒有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沒有說應該說、應該表達的感恩。
第三,遺憾。
為逝者遺憾,覺得離開得太早,一生奔波辛苦,沒有享受到人間幸福,沒有看到子孫后代。我想到,在公公住院期間,我沒有好好陪過公公。公公離開的前一天晚上,小姑子晚上十一點多打電話來,說公公狀態不好,讓我愛人過去,我猶豫了一下要不要也一起過去,最終決定還是不去了。
我的考慮是:(1)她們一般都過度緊張;(2)我如果晚上不睡覺,好幾天都無法恢復;(3)那么多人在醫院,不知道我能做些什么,醫生負責醫療,阿姨會照顧吃喝拉撒洗漱,家人很多時候就是坐在那兒看著,和周圍的人閑聊,病房里能夠坐下來的地方有限;(4)愛人到醫院后發短信給我說,公公已經安靜入睡。然而第二天早上病情突然急轉直下,很快就沒了呼吸和心跳。
我有失去的難過,因為喜歡看他慈祥的笑容,靜靜的自娛自樂的忙碌,這也是我希望自己晚年的狀態。但是沒有很多的愧疚,因為我仔細想過我能為他做什么,也做了我能夠做的。我知道如果可能,婆婆和公公可能都會希望我多在病房里陪陪,但我知道自己的身體不能支撐熬夜陪伴,如果完全滿足了他們的愿望,我自己會生病,成為他人的負擔。也許有人有期待,也許有人不理解,但我知道在自己的身體健康和滿足他人的期待之間,我需要做出選擇,而所有的選擇都有代價。
我知道從公公生病到離開,我已經盡我所能做了我能做的一切。我們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對自己的最高要求就是竭盡全力。別人怎么看、怎么想真的很難全部顧及。而很多人怕別人誤解、怕別人有微詞,違背自己的身體和心愿去附和,結果經常是費力不討好,傷了自己影響了別人。
真實,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點。總的來說,公公這一生很圓滿,去過世界上很多地方,看到了四代人,所有的子孫都讓他欣慰驕傲,最重要的是他說他對自己很滿意。
如果說我還能做些什么讓天上的公公含笑長眠,那就是把婆婆安排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此時此刻,想到公公的長眠,我的心中非常寧靜和安然,相信公公在天堂會一切安好。
上一篇:過程才是快樂的真正所在
下一篇:人生的最大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