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遠離悲傷
“因為愛情,不會輕易悲傷,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樣……”這首《因為愛情》如今紅遍了大江南北,歌詞里高尚地歌頌愛情,那么,真的是有了愛情就不會悲傷了嗎?事實上,只要是愛過的人都知道,愛情既能讓人快樂也能讓人痛苦,許多事都具有正反兩面,一面傷人一面救人。然而,正因為愛情如此甜蜜,即使它會傷人,也有人前赴后繼地想要品嘗這種甜蜜。
人世間有貪嗔癡、愛恨愁,如果大部分人都能不執著于“求而不得”,不絕望于“得而失去”,我們的心就會堅韌一些,看得開、容得下,遠離無窮無盡的悲傷。
琳達是一位氣質優雅的婦人,她喜歡微笑,總能給人一種很恬靜的幸福感。
這天,一位朋友問她為什么從來不會傷心難過,琳達笑著說:“其實不是那樣的。你不知道,小時候的我過得并不好,記得有一個圣誕節我幾乎都是在哭鬧中度過的,因為我不能理解,為什么只有我得到的禮物那么小,而且非常廉價,但我的朋友們卻可以擁有那么多好看的玩具和衣服。我后來才知道,那時國家正經濟蕭條,許多人都失業了,父母的經濟壓力很大,但我并不理解這些,所以總希望能在圣誕節那樣的節日里得到想要的禮物,可事實上我也并不是多么挑剔的一個女孩。”
朋友點點頭說:“可就算你當時的愿望很小,對于那個時候的你的父母來說,估計也是非常困難的。”
琳達回答說:“的確如此,我爸爸是煤礦工人,生活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所以脾氣不太好,變得有些難以接近。媽媽又失業了,只能每天做點零散的小工貼補家用,計算著每分錢過日子,還要在感恩節、圣誕節的時候,給我解釋為什么沒有更多的食物和禮物。有一次圣誕節,我印象特別深刻,媽媽對我說,因為襪子上破了一個洞,所以圣誕老人才沒有留下禮物給我,原因是禮物都被漏掉了。”琳達在這時哈哈大笑了起來:“我那個時候還真的相信了媽媽的話,可也沒能在襪子完整時得到什么禮物。現在想想,那個時候的我每次都會許的一個愿望,就是擁有一雙新襪子。因為新襪子能讓我得到圣誕禮物,可直到長大后我才徹底明白了當時生活的艱辛。”
朋友也跟著她笑起來:“那么你覺得悲傷嗎?經歷了這么多的困苦,你是如何面對生活的呢?雖然很苦,但我想你沒有每天都唉聲嘆氣地過日子吧。”
琳達看了朋友一眼,臉上的笑容更大了:“是啊,你還真是了解我。那些年經歷的困難讓我逐漸認識到,其實何止是襪子有個洞,我的生活也存在著一個大洞,只要是我極其渴望得到的、努力追求的東西,都會從這個洞中漏掉。正如襪子上的洞讓我的圣誕禮物漏掉一樣,生活中的洞也讓我期望的很多事情都無法達成,有段時間我真的非常痛苦,覺得自己不能得到的太多了,因為生活中漏掉的東西太多了,于是變得悲觀而絕望。但是有一天,我突然豁然開朗,覺得有洞的襪子沒有那么可惡了,于是我不再悲傷。”
朋友好奇地問:“你能給我仔細說說嗎?”
琳達此時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說:“襪子上的小洞確實會讓一件件小東西掉出去,但那些漏掉的小東西對于人們來說其實并不重要。雖然小東西都漏掉了,但對我而言最為重要的人或東西并沒有失去,例如健康的父母、友好的鄰居、好看的圖畫書……那些珍貴的大東西是根本不會從襪子的小洞中漏掉的,它們是我的健康、笑聲、親人、朋友、工作、理想……這些一直都在我的心里,不論我的生活多么困苦,它們都不曾離開。所以,自從那天之后,每當我看著過去那雙破了洞的襪子,就會告訴自己,最好的禮物本來就是無法被掛在圣誕樹上的,更加無法被裝在襪子里,最好的禮物是親人、朋友,還有生活帶給我的力量和做人的道理。”
聽了這樣的話,她的朋友眼中也發出了光,說道:“你說得真是太好了,我想,我今后也不會再為那些得不到的小事和小東西而感到悲傷了。”
那些千方百計想要得到的東西,是否真的有那么重要?其實不然。貪嗔癡、愛恨愁都是悲傷之源,想要徹底消除悲傷并不可能,但倘若一個人能夠知道自己最該珍惜的是什么,看清了自己擁有的一切,永遠珍視最重要的東西,悲傷也就不會輕易降臨了。
例如,一個失戀了的女孩,她怎么也想不通為什么男友會移情別戀,因此悲傷難當,每日以淚洗面。然而,錯過并不就是一件壞事,你的好他看不到,那么,拋棄你就是他的錯誤,你何必為了他而喪失愛的能力?現在看起來是你失去了他,損失極大,但在每個女孩找到屬于自己的王子之前,注定要錯過某些糟糕的家伙。放開這份嗔癡與愛恨,你會發覺自己能夠很快走出來,繼續好好生活。你應當感謝這個目光拙劣的家伙,他放開了你,你反而距離真正的愛人更近了一步。
注定要錯過、失去的那些,根本不值得我們為之悲傷。
啟示
不同的人總會為不同的人、事、物而感到失落,生老病死、四季更迭可能都會讓我們悲傷,但如果我們能夠明白哪些是“可遇而不可求”或者“命中終須有”的,就不會輕易為某些東西的缺失而感到悲傷了。該是你的總歸是你的,不是你的怎么也求不來。緣分很奇妙,我們應當掌握人生的智慧,讓一切好來好散。
當然,大部分人還是會因為年華逝去、親人離世、失戀、災禍而感到悲痛。當我們面對這些情況時,情緒上的崩潰就與失去某些物質時有所不同了,有可能衍生出絕望、憎恨等情緒。這時就需要我們用理性且樂觀的生活態度告訴自己“我還有父母留給我的最美好的回憶”,“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注定不是我的”,從而漸漸地遠離悲傷。我們可以多與情緒力強大的人做朋友,在宣泄過后學會自救,努力站起來,尋找到新的精神支柱,幫助自己重新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
上一篇:身體語言中的情緒密碼
下一篇:避免“成功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