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道
在深切懷念我的兩個不在眼前的母親的同時,在我眼前那一些德國老師們,就越發顯得親切可愛了。
——季羨林
“尊師重道”最早出現在《后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圣主,莫不尊師貴道”,是指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古代流傳下來許許多多這方面的故事。如,“子貢尊師”、“魏照尊師”、“李世民教子尊師”、“張良拜師”、“陸佃千里求師”等等。
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古語有云:“師者,人之模范也”,“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人有三尊,君父師是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等等。這些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尊師”的道德觀念。
季老說:“在深切懷念我的兩個不在眼前的母親的同時,在我眼前那一些德國老師們,就越發顯得親切可愛了。”在季老的一生中,得到數位恩師的教導和幫助,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與季老關系密切的Doktor-Vater(博士父親)瓦爾德施米特教授、西克(Sieg)教授、斯拉夫語言學教授布勞恩(Braun)、馮·格林(Dr vonGrimm)博士、阿拉伯文教授馮·素頓(VonSoden)、英文教授勒德(Roeder)和懷爾德(Wilde)、哲學教授海澤(Heyse)、藝術史教授菲茨圖姆(Vitzthum)侯爵、德文教授麥伊(May)、伊朗語教授欣茨(Hinz)等等。對于這些恩師,季老在文章中曾多次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感謝和感激,季老這樣說道:“我都聽過課或有過來往,他們待我親切和藹,我都永遠不會忘記。”從季老簡單而又平實的語言中,我們就可以深刻的體會到,季老對諸位恩師的尊敬和敬愛。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不同的老師。老師不但教授給我們文化知識,還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事的哲理。對老師的恩情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夠忘懷的。正如居里夫人所說的:“不管一個人取得多么值得驕傲的成績,都應該飲水思源,應該記住是老師為我們的成長播下了最初的種子。”
在利爾頓讀初二的時候,班級里換了一位新的數學老師,她的個子不高,長長的頭發披在肩上,不過看上去沒有其他女教師那般和藹可親,一臉嚴肅勁兒。
這位老師對學生很嚴厲,每天都是早早的來到教室檢查早自習的情況,而且,每當從她的辦公室窗前經過時,都能夠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對工作非常的認真負責。但是,在利爾頓看來,她是一個很“怪”的老師。因為,正常的情況下,老師都會重視那些“優等生”,而她卻格外看中像利爾頓這樣的“差等生”。
在課堂練習中,利爾頓和其他的“差等生”經常會被點名到黑板上做題,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她都會在課下把他們叫到辦公室一個一個的講解,直到都懂了為止。
一次數學測驗中,利爾頓拿到了及格的分數,她還特意單獨找他談話:“利爾頓,你的成績有很大的進步,老師相信你在下次考試中一定會得個‘優’的,你要繼續努力啊!”這些話對利爾頓來講,真的是太珍貴了,因為自從利爾頓上學的那天起,他的學習成績就不好,以前的老師從來沒有重視過他。
正是因為班主任的鼓勵,利爾頓開始發奮圖強,在下一次考試中,利爾頓理所當然的得了“優”,也就是從這時起,他從“差等生”變成了“優等生”。后來,利爾頓才明白,這個“怪”老師偏愛“差等生”,是為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做一個公正的人,正是她的“怪”改變了那些包括利爾頓在內的“差等生”的命運。
如今,利爾頓已經是一個企業家,而且當年同班的“差等生”也都有著很好的發展。這么多年過去了,利爾頓一直都記得當年那個“怪”老師的恩德。
多年后,利爾頓通過電視臺,找到了“怪”老師,并在全國觀眾的面前,深深地向老師鞠躬,表示感謝老師對自己的栽培之恩。
楊時程門立雪成為了中華文化尊師重道傳統美德的典范,為人們廣為傳誦。北宋時,有一位著名的理學家名叫程顥。
楊時是程顥的學生,他愛好文學,到處拜師求學,見到程顥后,楊時對他佩服有加,從此便侍奉在程顥的身邊。沒過多久,程顥就因病去世了。
臨終前,程顥對學生楊時說:“我弟弟程頤的學問和我不相上下,我已經給他寫信推薦你了,你可以向他繼續求學。”于是,強忍失去恩師的悲痛,楊時千里迢迢的趕到了洛陽,到程頤在洛陽伊川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楊時求學時,有一個叫游酢的人一起來拜訪程頤,不巧的是程頤正在閉目養神,坐著假睡。
程頤聽說哥哥的得意門生來了,還是坐在那兒養神,不言不動,他是想看看楊時的求學之心是否誠摯。這時,游酢便打算把程頤叫醒,楊時阻止他說:“且慢,先生正在養神,我們是來向先生求學的,怎能因為我們的緣故而打擾先生靜思呢!”游酢認為楊時的話有道理,便打消了叫醒程頤的念頭。于是,他們便站在門口,恭恭敬敬的等待先生醒來。
不一會兒,天就飄起了鵝毛大雪,雪越下越大,很快地上就積起了厚厚的一層雪。楊時和游酢卻依然站立在雪中。后來,游酢實在受不了挨凍的痛苦,幾次想把程頤叫醒,都被楊時制止了。
三個時辰后,程頤終于醒了,對他們說:“你們還在這里等嗎?天色已經晚了,先找個屋子休息吧。”楊時和游酢這才退下。此時,天色已經晚了,門外的雪已經下了一尺多厚了,楊時和游酢身上也落了一層厚厚的積雪。
老子云:“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楊時得到程顥和程頤的賞識,正是因為他具有尊師重道的美德和誠摯求學的精神。而這種美德和精神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季羨林醒世妙語
就我個人來看,處理這樣清官難斷的家務事,說難極難,說不難也頗易。只要能做到“真”、“忍”二字,雖不中,不遠矣。“真”者,真情也。“忍”者,容忍也。我歸納成了幾句順口溜:相互恩愛,相互誠懇,相互理解,相互容忍,出以真情,不雜私心,家庭和睦,其樂無垠。
——季羨林
上一篇:對于別人的詆毀無需太在意
下一篇:盡人事而聽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