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人事而聽天命
中國古話說:“盡人事而聽天命。”首先必須“盡人事”,否則餡兒餅決不會自己從天上落到你嘴里來。但又必須“聽天命”。人世間,波詭云譎,因果錯綜。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季羨林
在一篇題為《緣分與命運》的散文中,季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北京西山深處有一座遼代古廟,名叫“大覺寺”。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流泉,有三百年的玉蘭樹,二百年的藤蘿花,是一個絕妙的地方。將近二十年前,我騎自行車去過一次。當時古寺雖已破敗,但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憶念難忘。去年春末,北大中文系的畢業生歐陽旭邀我們到大覺寺去剪彩。原來他下海成了頗有基礎的企業家。他畢竟是書生出身,念念不忘為文化作貢獻。他在大覺寺里創辦了一個明慧茶院,以弘揚中國的茶文化。我大喜過望,準時到了大覺寺。此時的大覺寺已完全煥然一新,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玉蘭已開過而紫藤尚開,品茗觀茶道表演,心曠神怡,渾然欲忘我矣。
將近一年以來,我腦海中始終有一個疑團:這個英年歧嶷的小伙子怎么會到深山里來搞這么一個茶院呢?前幾天,歐陽旭又邀我們到大覺寺去吃飯。坐在汽車上,我不禁向他提出了我的問題。他莞爾一笑,輕聲說:“緣分!”原來在這之前他攜伙伴郊游,黃昏迷路,撞到大覺寺里來。愛此地之清幽,便租了下來,加以裝修,創辦了明慧茶院。
這段真實的經歷著實讓季老對人生命運中冥冥注定的緣分有了另一番見解。他認為:“信緣分與不信緣分,對人的心情影響是不一樣的。信者勝可以做到不驕,敗可以做到不餒,決不至勝則忘乎所以,敗則怨天尤人。”
“盡人事而聽天命”語出《中庸》,季老故事中所用的“緣分”二字,不過是“天命”一詞的另解。我們可以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古語來解釋它,即“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韓麗君在大學時是班里的“紅人”,不但長得漂亮,而且勤奮好學,成績優秀,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結束了大學的生活,她順利地進入了一家國企,而其他同學都沒有這機會,為此她沾沾自喜。
兩年后,韓麗君結了婚,丈夫是與自己一個單位的技術人員,為人老實厚道,對她疼愛有加。
畢業十年后,班級組織了同學聚會,她發現有幾個畢業時找不到工作的同學自己做生意掙了大錢,事業蒸蒸日上,而靠應聘進入私企的同學,因為工作壓力大不斷充電學習,各方面能力都有提升,待遇也很好。韓麗君的工作雖清閑,但是非常枯燥,待遇也不太好。
李嘉敏是她的大學同學,在大學里一直是她學習上的競爭對手,可是每次都是韓麗君的手下敗將。而如今的嘉敏變化非常大,在一家私企做策劃,她的丈夫也在一家私企當總經理,陪嘉敏一起參加同學會。嘉敏的丈夫看上去非常活躍,能說會道,與人家的丈夫相比,韓麗君覺得自己的丈夫給她丟了臉。
韓麗君參加完同學會后特別失落,整天郁郁寡歡,對丈夫開始挑三揀四,無論丈夫做什么,她都看不上眼,經常訓斥他,怪他不爭氣。
就這樣,一個本來溫馨幸福的家庭整天充滿火藥味。在單位里,她對自己的工作也不滿意,經常不按時完成任務,后來領導給她停了職。正當韓麗君為找工作發愁時,嘉敏出差路過韓麗君所在的城市,到她家來作客。
韓麗君怕被笑話,不讓丈夫回家,自己花出了半年的積蓄來招待嘉敏,還說自己的工作非常好。嘉敏離開之前對她說道:“我現在打算自己開公司,我還以為你們單位要待遇不好就讓你辭職出來一起做。現在看來你過得真不錯,我還是找別人去吧!”
韓麗君一聽,后悔不已,但她也有值得安慰的地方,就是沒有丟掉面子。但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又逐漸地陷入不平衡之中,整天在怨天怨地的煩惱之中過日子,最后還患上了嚴重的心理失衡癥。
季老所說的隨緣也好,“盡人事聽天命”也罷,并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茍且,而是浮沉隨意,有所努力或堅持,但同時又沒有患得患失的不安。事情成功了,是淡淡的欣慰;事情失敗了,也會坦然接受。保持一種平衡的心態是獲得快樂的最佳捷徑。強時自強,不強時別逞強,爭強好勝的人往往過得不快樂,就如同韓麗君那樣,心生妒忌、不滿、埋怨等不良情緒,最終只能離快樂越來越遠。
其實,快樂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認為擁有越多就越快樂是一種非常大的誤解。快樂與你所擁有的容貌、金錢、地位、名譽之間幾乎沒有聯系。快樂是一種感受,是一種心態,是一種體驗。在自己有限的條件之中制造最多的快樂,才是聰明的表現。
季老的這種“盡人事聽天命”的人生信念,在東方文明中歷來便有淵源,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老子非常推崇的“道”。
我們生存的世界本來就是淵深廣博的,在道的萬象無形里,我們只是一個很微小的一部分。這就相當于,透過我們的雙眼看到無限大的世界,而存于世間的一粒微塵在我們眼里竟是如此微不足道。不過,這小小的微塵卻足以影響我們的視線。當我們把自己放到這廣大的宇宙世界里,就會發現,自己就像我們眼中世界的一顆微塵,以小見大,自然可以于大見小,誰先誰后,都是心生。
人生在世,若把追名逐利、達官顯貴視為奮斗目標,那么生活便終是沒有屬于自己的地方,這樣的人生又有什么意義呢?
也許,在某天的某一時刻,當我們品嘗著手中香醇的咖啡,回首過去時,才會發現自己當初有多少的錯誤,但錯與對之間,也是相生,有錯必有對,有對必有錯。其實,很多事情并不在于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何為先,何為后。因為萬物輪回,皆于人心,錯與對、成與敗、悲與喜,皆藏于生活悟道之中。
所以,做人做事,盡到本分,不強求,不妄為,順其自然,順勢而為,這就是人生。也只有真正用心想要悟出人生真諦的人,才會做到凡事不強求,這樣才能遠離憂愁和煩惱,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盡享美好而又愜意的生活。
季羨林醒世妙語
此事雖小,可以見大。信緣分與不信緣分,對人的心情影響是不一樣的。信者勝可以做到不驕,敗可以做到不餒,決不至勝則忘乎所以,敗則怨天尤人。中國古話說:“盡人事而聽天命。”首先必須“盡人事”,否則餡兒餅決不會自己從天上落到你嘴里來。但又必須“聽天命”。人世間,波詭云譎,因果錯綜。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季羨林
上一篇:尊師重道
下一篇:懷有一顆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