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昨天的錯誤流淚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會犯錯,但人們在犯過一次錯誤后,多半都能從中吸取教訓,找到錯誤的根源,從而避免再犯。因此,對于已經犯過的錯,就不必自責,而應該學會總結經驗教訓。這就如同人們說的:“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你要明白的是,反思可以讓你成長,但后悔無濟于事。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反思自己的過失,在反思中行進。
現實生活中,你可能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某次團隊合作中,因為你個人的疏忽而影響了整個團隊的成績,對此,你肯定很懊惱,但懊惱又有何用?不停地抱怨,不斷地自責,你只會將自己的心境弄得越來越糟。塵世之間,變數太多。事情一旦發生,就絕非一個人的心境所能改變。傷神無濟于事,郁悶無濟于事,一門心思朝著目標走,才是最好的選擇。相反,如果跌倒了就不敢爬起來,就不敢繼續向前走,或者就決定放棄,那么你將永遠止步不前。
泰戈爾說過:“如果你因錯過太陽而流淚,那么你也將錯過群星。”的確,人生如變幻莫測的天空,剛才還晴空萬里,轉眼間陰云密布、傾盆大雨。但這些都是上一秒發生的事,人要向前看,不管過去多么悲傷失意,過去的總歸過去,只有向前看,才會有希望。我們都應該記住泰戈爾的這句話,并把它作為鼓勵自己前行的一句座右銘。年輕就是資本,無論昨天的你失去了什么,做錯了什么,那都已經成為過去,你要做的是向前看,努力過好現在,充實自己,只有這樣,你才會發現,你的前方就是一片群星。
美國作家哈羅德·斯·庫辛寫過一篇《你不必完美》的文章。在文中,他寫了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在孩子面前犯了一個錯誤,他感到非常內疚。他擔心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從此被毀,怕孩子們不再愛戴他,所以他不愿意主動認錯。在內心的煎熬下,他艱難地過著每一天。終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主動給孩子們道歉,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結果,他驚喜地發現,孩子們比以前更愛他了。他由此發出感嘆:人犯錯誤在所難免,那些經常有些錯失的人往往是真實可愛的,沒有人期待你是圣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正視錯誤,才能令我們完整。因此,日常生活中的人們,不要太苛求自己,不要為昨天的錯誤而懊惱,如此,你才會活得輕松。
的確,人生就如四季的變化一樣,有春夏秋冬的更替,才有不同的風景、不同的感受,因此,對于某個已經過去的季節的美麗風景,就不要再牽掛。走過了,也就是那一面之緣。那路過的風景,只是為了豐富你人生的經歷。對于人生的風雨坎坷,保持一顆樂觀的心吧。那樣,你每天都會有個燦爛的好心情。
當然,當你犯錯之后,總會心情不佳,這時要化沮喪為動力,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仔細分析現狀,找到自己的問題,不要怪罪于任何人;
(2)給自己的重新制訂一份計劃,這份計劃必須考慮到前一次失敗的原因;
(3)不免去想象一下自己在獲得成果后的歡愉場景;
(4)收起那些曾經讓你不快的記憶,它們現在已經變成你未來成功的肥料了;
(5)重新出發。
你可能要再三試行這五個步驟,然后才能如愿達成目標。重要的是每嘗試一次,你就能夠增加一次收獲,并向目標更加進一步。
當然,我們不必為昨天的錯誤而流淚,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為自己的錯誤而推卸責任。相反,一經發現過錯,我們就要勇于改正,這才是真學問、真道德。
什么是真正的過錯?一個人有過錯不要緊,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如果有過錯而不肯改,這才是真正的過錯。
這一啟示告訴生活中的你們,若想逐步完善自己,就必須戒除任何借口,主動改正錯誤。為此,你需要做到:
1.挖掘出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
(1)性格弱點。人無法避免與生俱來的弱點,必須正視,并盡量減少其對自己的影響。例如,你獨立性太強,可能在與人合作的時候,就會缺乏默契,對此,你要盡量克服。
(2)經驗與經歷中所欠缺的方面。“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在經歷和經驗方面都有不足,但只要善于發現,努力克服,就會有所提高。
2.自我反省
當你獲得一定的榮譽、取得一定的成績后,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勝不驕敗不餒,懂得自我反省,才會不斷進步。
3.直視自己,不要害怕犯錯誤
人無完人,所以,誰都有可能犯錯。關鍵是你要告誡自己,下次不能再犯。相反,假設你在做事前,就謹小慎微,暗示自己決不能犯錯,那么,你反而因為有心理壓力而做不好,而且,害怕犯錯誤會讓你傾向于掩蓋錯誤,你會離謙虛這兩個字越來越遠。想要不再害怕犯錯誤就要從現在開始,正視錯誤并積極主動地改正錯誤。當自己犯錯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怎樣挽回,而不是怎樣逃避。
總之,我們要做個凡事向前看并且善于自我反省和自我糾錯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夠發現自己的缺點或者做得不夠好的地方,然后加以改正,使自己不斷進步,并能夠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
上一篇:一味抱怨只會在“癡心妄想”中失敗
下一篇:不去比較,你就是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