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緣最難得
物質是有限的,而思想是無限的。如果沒有佛教的觀想境界,沒有華嚴世界的理念,喬布斯不可能創造出現在的蘋果產品,這就是成功地將佛法運用到生活和工作當中最典型的案例。
我出生在大多數人都信佛的藏區,從會說話開始,父母就教會我持咒、念佛了,九歲被家人送到寺廟,做預備剃度的小喇嘛,直到十三四歲明確了此生的目標,就正式剃度出家。每天早上六七點起床,一直到晚上十一二點,每天將近二十個小時都在聽聞佛法,身心都沉浸在教義當中。這樣學習了差不多十年,二十五歲以后,才有資格開始獨立講經說法。為什么之前不讓出去講呢?因為嘴巴會說,不代表能做到;如果做不到,那就不要說,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傳統。
嘉絨佛學院在1984年就成立了,到現在也只培養了十幾位堪布,也就是佛學博士。不是因為佛學院的人太少,而是有學問的喇嘛,不代表就有德行,因為弘揚佛法的人,至少要能以德服人,言行一致,才有資格傳講佛教的教義。至于高僧大德、佛菩薩的化身,那實在是太少了。
我從1994年底開始,到現在為止,發了二十幾萬張皈依證,表示曾經有二十幾萬人跪在我面前,被我剪過頭發說“斷三千煩惱絲”,請求為他們授皈依戒,發愿要當佛弟子。
在這二十幾萬人中,我認識的大概只有兩萬個人。在這兩萬個人之中,和我經常見面,而且我覺得有可能修學佛法的,只有兩三千人,這比例已經很小了吧?在各個地方,如果說是真正在實修的,大概不到兩百個人,那這比例就更小了。當然我們佛學院的喇嘛們不包括在內,畢竟他們從小就出家,每天在那樣的環境里熏陶,目標就是為了做人天之師,修行肯定都是非常好的。
有時候不是我們跟師父們沒緣分,而是有了緣分,可是福報還不夠,以至于想聽聞佛法時,師父們沒時間。好不容易等到師父們有時間,甚至來到自己身邊,我們反倒無法安排自己的時間去聽法,這樣的事經常發生。
也可能師徒兩人有機會面對面坐在一起,但因為語言無法溝通,只能你看我,我看你,很多聞法的機緣就這樣錯過了。有些可能只是暫時的錯過,以后還有緣分再相遇,但更多的是錯過就真的永遠錯過了,根本沒有機會再一次相遇。
由此可見,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
所以,不要認為聽聞佛法是很容易的事,去不去聽都可以,反正以后還會有機會。如果今天心情好就去,情緒不太好就不想去,一點都不珍惜,完全不明白這是我們花了好幾萬年的時間,才積累的一點點佛緣,而且好不容易因緣合和,時機成熟,才有這一次聽聞佛法的機會。這真的是不可思議的福報,是需要平常實修,慢慢積攢起來,才能在這一刻成熟的。
佛陀早已經把人的心理分析得清清楚楚,佛法能讓我們更加有智慧,能讓我們今世獲得幸福快樂的生活,未來能成佛。雖然佛法深奧博大,我們不可能全部理解,但只要稍微用一點在身心及生活中,人生就會是完全不同的狀況了。
全世界有很多商人、知識分子,都因為把學到的佛法靈活融入到生活中而受益無窮。喬布斯的一生,能如此坦然面對自己的生命,就是因為很好地運用了佛教禪修和觀想的方法,并把這些方法巧妙地運用到產品的設計當中,才創造了幾乎人人都喜愛的蘋果產品。
物質是有限的,而思想是無限的。如果沒有佛教的觀想境界,沒有華嚴世界的理念,喬布斯不可能創造出現在的蘋果產品,這就是成功地將佛法運用到生活和工作當中最典型的案例。
其實,佛法就是解開我們心中所有疑惑的最好方法。但現在很多人,因為佛法得來太容易,就隨手放在枕邊,沒有好好閱讀和思考書中的內容,非??上А?/p>
不是佛法不管用,而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認真地把學到的佛法運用實際到生活里。所以要記得,切莫錯過機會,不要浪費機緣,只要真正用心閱讀和體會佛法,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上一篇:從未擁有,何來放下
下一篇:你會關懷臨終的親人和好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