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給予你什么,完全取決于你的態度
從古至今,每個人都在追求成功。然而,大多數人在失敗的絕望中放棄了努力,只有少數人一直堅持到最后,用失敗孕育出成功。細心的人會發現,即使是偉人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偉大的人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恰恰是因為他們承受了更多的失敗。在一生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次失敗,越是渴望成功,嘗試著獲取成功,失敗的次數就越多。這正印證了人們常說的那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只有不斷地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和教訓,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最終獲得成功。
失敗是成功之母是一個真理。很多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最害怕面對的就是失敗。其實,失敗沒有那么可怕。如果不是一次次失敗,居里夫人不會發現寶貴的鐳,為全人類造福;如果不是一次次失敗,毛主席不可能帶領全國人民趕走侵略者,成立新中國……從小的事情來說,沒有一次次嘗試,嬰兒便無法獨立行走;沒有一次次牙牙學語,嬰兒永遠也無法掌握語言的技巧;沒有一次次失敗,你甚至無法學會騎單車……不管是偉大的人生,還是平凡的人生,不管是偉大的成就,還是小小的獲得,都是由一次次或大或小的失敗塑造的。面對失敗,只要我們擺正心態,失敗就能成為我們進步的階梯。反之,如果你失敗一次之后就萎靡不振,那么失敗就將成為禁錮你的牢籠。失敗給予我們什么,完全取決于我們對待它的態度。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失敗,這樣,我們才能離成功近一步,再近一步。
想要獲得成功,就要不斷地努力奮斗。失敗,恰恰是奮斗的伴侶。在奮斗的路上,每一次突如其來的打擊,每一次意料之外的挫折,都是失敗的化身。面對這些,知難而退只會導致我們徹底失去成功的機會,只有迎難而上,繼續嘗試和努力,才能幫助我們離成功近一點兒,再近一點兒,直至最終獲得成功。
很久以前,這個世界上沒有電燈。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人們就會點燃蠟燭、煤油燈照明,在昏暗的燈光下度過漫長的夜晚。為此,愛迪生非常苦惱,他想發明一種持續發亮的、經久耐用的燈泡,讓人們的夜晚不再黑暗。
1877年,燈泡的實驗開始之后,愛迪生試過很多材料。他先是使用一種碳條進行試驗,但是碳條太脆弱了,不能作為燈泡的材料使用。后來,他又嘗試金屬材料,諸如釕和鉻等,然而,它們雖然能亮起來,卻只能維持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就會被燒毀。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愛迪生并沒有氣餒。他始終在堅持嘗試各種材料,失敗了再來,失敗了再來。即使別人嘲笑他在白日做夢,他也毫不在乎。后來,他終于發現了碳化棉簽,將其作為燈絲,可以維持45小時左右。盡管這樣,愛迪生還是興奮不已,要知道,從幾分鐘到45個小時,這可是巨大的進步啊!實驗進展到這一步,他已經足足嘗試了六千多次,這需要多么強大的內心和頑強的毅力才能堅持啊!
經歷過這次小小的喜悅,愛迪生再次開始進行燈絲實驗。直到1908年,愛迪生終于發現了適合用作電燈材料的鎢絲。他欣喜若狂,鎢絲不但能夠長期使用,而且能發出非常明亮的光芒,簡直是用作燈絲的不二之選。時至今日,電燈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可以說,是愛迪生給世界帶來了光明。
愛迪生為了燈泡的問世,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和努力。僅以植物作原料的碳化試驗就達到了六千多次。除此之外,他還進行了無數次關于礦石和金屬的實驗。在找到鎢絲之前,他肯定也已經忘記了自己到底經歷過多少次失敗,他唯一沒有忘記的是,失敗了就換一種材料繼續實驗。正是因為有著如此執著的精神,有著面對無數次失敗也毫不氣餒的頑強毅力,愛迪生才能發明燈泡,為全世界帶來光明。
失敗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從失敗中得到成長。只要你還在失敗,就說明你沒有放棄你努力,這恰恰是你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墨守成規的人很難求得創新
下一篇:奔波和忙碌中,要記得內心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