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戲劇·丹丘茗》原文與賞析
王 浮
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羊,引洪至瀑布山,曰:“吾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蟻之余,不(當(dāng)作“必”)相遺也?!币蛄⒌祆?。后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
神仙之說自戰(zhàn)國中后期神仙方術(shù)興盛以來即不絕于書。隨著神仙家和道教的逐漸形成,有關(guān)神仙、仙境的描述也日趨豐富和定型。在《洞冥記》、《十洲記》、《列仙傳》、《神仙傳》等道書中,有關(guān)天宮、三島、十洲、十洲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仙境的描寫光怪陸離;除此之外,不絕如縷的“入山遇仙”故事也令人心曠神怡。這篇《丹丘茗》即“入山遇仙”故事之一。
“入山遇仙”故事除了描寫仙境與人世殊異之外,還多寫偶入仙境者的“仙緣”:或與仙女結(jié)合,或食仙品而長生。本篇寫虞洪遇丹丘子,并得山中大茗,而并未交待虞洪升仙之事。但從古代典籍可知,丹丘子即仙人,“大茗”無疑就是食之而不死的仙品了。
“丹丘”本為南方異域?!稜栄拧め尩亍氛f:“岠齊州以南戴日為丹穴”?!短接[》(卷三十六)引“含人”云:“自中州以南,日光所照,故曰丹穴。”丹穴”之地即“丹丘”。《說文》:“丹,巴越之赤石也。”《廣雅·釋詁二》:“丘,居也?!蹦敲吹で鸬降资鞘裁礃拥漠愑蚰?《楚辭·遠(yuǎn)游》中有“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xiāng)”二句,說丹丘有長翅膀的“羽人”。據(jù)《呂覽·求人篇》,禹四至求賢,南至“九陽之山,羽人之地,不死之鄉(xiāng)”,《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亦云:有“羽民國,不死民”??勺C羽人國和不死地均在南方異域。又據(jù)吳淑《事類賦注》卷17所引“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與《遠(yuǎn)游》說法完全相合。由此可知,丹丘在古代神話傳說中為南方異域,即羽人國;這里被演化為仙人之域。丹丘子即仙人,大茗則為仙品。獲大茗自然即意味著飛升成仙了。
從文中丹丘子所說:“祈子他日有甌蟻之余,必當(dāng)相遺”,也可知虞洪他日必定成仙?!爱T”為小盆,可作酒具;“蟻”即浮蟻,原意是酒面上的泡沫,而這里則指酒。丹丘既為仙人,他告訴虞洪,“他日有余酒,請一定別忘了我”,即暗示虞洪得大茗,將與他為同道中人。
本篇敘事簡略,粗陳梗概,與那些極力鋪張仙界之殊異美妙的篇什不同。但僅僅是篇中的道士、三青羊、瀑布山三個(gè)意象,卻給我們留下了較深刻的印象。這不僅在于環(huán)境(三青羊、瀑布山) 與人物 (道士)極為和諧統(tǒng)一,給人以真實(shí)之感;還在于道士、三青羊和瀑布山這三個(gè)意象選得極好,極富典型意義,給人以悠然出世之感,引人無限遐思。拿本篇與元人馬致遠(yuǎn)的小令 [天凈沙](枯藤老樹昏鴉)相比較,我們就不難體味其中藝術(shù)妙諦。另外,丹丘子的對話與道士的身份也極相符,“他日有甌蟻之余,必相遺也”,尤為悠然自適。
當(dāng)然,本篇的價(jià)值還不在藝術(shù)描寫,而在于對后世的影響。文中的 “青羊”在后來的作品中儼然成了一種圣物,如 《搜神后記》“馬子”條描寫女子復(fù)生,“以青羊乳汁瀝其兩眼,漸漸能開?!薄读凝S志異》中也有多處類似的描寫?!把颉焙汀捌俨肌鄙踔脸闪讼删巢豢苫蛉钡南笳魑铮缰?《袁相根碩》又名 《剡縣赤城》)就有這樣的文字:
見一群山羊六七頭,逐之。經(jīng)一石橋,甚狹而峻。羊去,根等亦隨渡,向絕崖。崖正赤,壁立,名曰赤城。上有水流下,廣狹如匹布,剡人謂之瀑布。
這顯然是沿襲 “丹丘茗”演化而來。
另外,“丹丘子” 的名稱對后世也有影響。如唐代求仙好道的元丹丘,即從丹丘子取名。李白在《西岳云臺(tái)歌送丹丘子》詩中,有 “云臺(tái)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之句,仙界人物與現(xiàn)實(shí)人物并寫,亦與 “丹丘茗”故事不無聯(lián)系。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中四明山詩(其一)》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筆記、詩話、對聯(lián)·事感》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