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疾風在海上猛烈呼號,
砂丘的上空有一只海鷗翱翔!
渺無船影的寂寥的海濱,
那只海鷗在砂灘上奮力飛翔!
——哦,我也曾像他們一樣!
黑沉沉的波濤洶涌激蕩,
唉,在這荒漠的國度盡頭,
海鷗被早來的季風揉來揉去,
在海空中執(zhí)著地追求,飛翔!
——哦,我也曾像他們一樣!
波濤搖撼著砂丘,
在那里把潮霧陣陣高揚。
一會兒,那轟響夢一般消逝了,
海鷗把明媚的春天歌唱。
——哦,我也曾像他們一樣!
啊,海鷗嬉戲著寂寥的大海,
一聲聲急促地呼喊,
雖然那呼聲隨即被大海掠光;
可是他們?nèi)耘f呼喚著人名,
——哦,我也曾像他們一樣!
(武繼平、沈治鳴 譯)
【賞析】
三好達治是現(xiàn)代日本文壇“四季”派代表詩人,對當代日本詩壇也頗有影響。他對現(xiàn)實采取旁觀的態(tài)度,醉心于古典情趣。在變幻莫測的社會中但求潔身自好式的抒情,其詩接近散文,具有流暢的詩型,從《海鷗》這首詩中我們能體會到其寫作特色。
本詩以海鷗的特性為出發(fā)點,節(jié)奏簡單明快,結(jié)構(gòu)工整,感情真摯,情緒激昂。全詩共四節(jié),每節(jié)五句,而且每節(jié)均以“哦,我也曾像他們一樣”收尾。詩歌開頭寫道:“疾風在海上猛烈呼號,/砂丘的上空有一只海鷗翱翔!/渺無船影的寂寥的海濱,/那只海鷗在砂灘上奮力飛翔!”這里“海鷗”就象征著作者自己,“疾風”并沒有吹散作者的勇氣,“渺無船影”的孤身奮戰(zhàn)也不能阻擋他的勇猛斗志。奮力拼搏的海鷗,在孤單寂寥的海岸上獨自“奮力飛翔”,在荒漠的國度被季風“揉來揉去”,但海鷗還是會“把明媚的春天歌唱”。對于未來,詩人充滿無限的信心和勇氣,并且認為勝利一定會到來。這已不再是自然界中與惡劣氣候拼搏的海鷗,儼然是一位在艱苦的斗爭環(huán)境里不畏強暴的堅強斗士。這“斗士”正是詩人自身理想形象的物化體現(xiàn),也是他的一種精神寄托,正如詩歌中反復呼喊著的那樣:“哦,我也曾像他們一樣!”在激烈昂揚、波濤般的詩句中,還潛在地彌漫著一種無助的落寞虛無的情緒。
詩人以海鷗的隱喻,暗示大家都是人生的海洋中的主角,現(xiàn)實是殘酷的,不管結(jié)果如何你都要自己承受。于是,傷心的人感受到了一種對于消逝的過往歲月的追憶與懷念,一種對于超越荒謬與丑陋的現(xiàn)實的“飛翔”的渴望與向往,一種對于“雖然那呼聲隨即被大海掠光”的無奈,這樣一種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的哀嘆,也潛藏在整個詩歌世界中。
在詩中,海鷗與“我”互為對映,互相交融在一起,詩人把自己比喻成海鷗,是因為海鷗正如我們所看到的: 就如離弦之箭,在空中直矢海面,瞬即又騰空而起,互相奮力爭奪著一條魚。在它們身上,我們看到了那義無反顧的執(zhí)著的追求,如此堅定,如此強烈。
(朱海棠)
上一篇:《海馬 [俄國]丘特切夫》讀后感
下一篇:《清除垃圾 [德國]卡施尼茨》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