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672—1719
【介紹】:
文學批評家、劇作家和政治家,出生于威爾特郡密爾斯頓的一個牧師家庭。1686年當他在進倫敦卡爾特公立學校學習時,結識了理查德·斯梯爾,后來兩人又在同一所大學學習,由于對文學的共同愛好,兩人成為摯友。1687年,艾迪生進入牛津大學深造,并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在牛津學習期間,艾迪生的成績斐然,并以詩歌揚名,當時的文壇名人德萊頓和康格里夫都成為他的好友。不久,他獲得皇家的一筆資助,于 1699年至 1703年間在歐洲各國游歷,足跡遍及法國、意大利、瑞典、德國和荷蘭等國。1714年輝格黨上臺后,艾迪生被任命為國務大臣,但不久便因健康原因辭職。晚年他因政治觀點與好友斯梯爾發生分歧。艾迪生死后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艾迪生是英國期刊文學的創始人之一。1709年,斯梯爾創辦了《閑話者》(The Tatler),每周三期,艾迪生為其撰稿四十余篇。《閑話者》停刊后,他又和斯梯爾共同創辦了報刊《旁觀者》(The Spectator),并成了該報的主要撰稿人,前后共發表了近三百篇小品、特寫、評論和報道。除了在期刊上發表文章外,艾迪生還創作了古典悲劇《加圖》(Cato,1713)。該劇描寫了加圖對愷撒大帝所持的敵對立場,號召英國人民起來反對一切暴君,努力維護英國的自由。此劇上演后獲得了極大成功,受到了歐洲大陸崇尚自由人士的熱烈歡迎。艾迪生一生寫過不少成功之作,對十八世紀英國期刊文學的貢獻尤為突出。在他為《旁觀者》報所寫的許多特寫中,每每以一個旁觀者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見解,向讀者報告城鄉瑣聞、官場趣事、歷史掌故、詩家名篇,意在倡導高尚的生活情趣和社會道德。他的文筆流暢,典雅優美,尤其是他所創造的羅杰·地·考夫萊爵士,形象鮮明生動,從而使他在《旁觀者》中居于比斯梯爾更為重要的地位。
上一篇:《艾米斯,馬丁》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莎士比亞,威廉》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