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775—1817
【介紹】:
女作家,出生于英格蘭南漢普郡的斯蒂文頓鎮,父親是當地教區的牧師。除了訪問過倫敦外,她一生幾乎在家鄉度過,和“上流社會”基本沒有接觸。因從小孱弱多病,奧斯丁沒有上過正規學校,但在父母的指導下閱讀了大量文學作品。她對英國十八世紀的古典文學作品很感興趣,尤其喜歡范尼·伯尼的家庭小說和繆爾·理查遜的書信體小說。她二十歲左右開始寫作,并不想成為作家,只想和妹妹卡桑德拉分享少女的秘密。她一共發表了六部長篇小說。《理智和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1811)是她的處女作,但并未出版。在她出版的小說中最早寫的是《傲慢和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1813),遭出版商拒絕后經修改再正式發表。1798年,她開始寫作《蘇珊》(Lady Susan)出售給某出版商,但未獲出版,到1816年方收回手稿,在她去世后第二年以《諾桑覺寺》(Northanger Abbey,1818)為名和《勸導》(Persuasion,1818)一起出版。奧斯丁的其他兩部小說是《曼斯菲爾德莊園》(Mansfield Park,1814)和《愛瑪》(Emma,1816)。她所有的小說都是匿名發表,只有1818年出版的兩部署上了真名。奧斯丁的作品題材相對局限,大多描寫小市鎮鄉紳階層人物的家庭生活。小說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雖然平淡無奇,但其中體現的人物心理和社會關系卻發人深省。奧斯丁表現出了類似范尼·伯尼處理家庭題材的幽默感,描繪情節和場面細致嚴謹,刻畫事件和人物惟妙惟肖,語言簡潔典雅。她的寫作風格接近于自然主義,和十八世紀后期蓬勃發展的浪漫主義和英雄主義傾向很不一樣,從中可以看到英國文學史上在她之前的笛福看到英國文學史上在她之前的笛福、菲爾丁、理查德·斯梯爾等作家的影子。英國歷史小說家司各特對其贊譽有加。從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庸俗無聊的“感傷小說”和“哥特小說”充斥英國文壇,而奧斯丁的小說破舊立新,一反常規地展現了當時尚未受到資本主義工業革命沖擊的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和田園風光,盡管反映的廣度和深度有限,但對改變當時小說創作中的庸俗風氣起了很好的作用,在英國小說的發展史上有承上啟下的意義。
上一篇:《奧康納,弗蘭克》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奧斯本,約翰》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