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夜曲
〔德國〕布倫坦諾
聽,怨笛聲又響起,
伴著冷泉聲隱隱,
金色的聲音正飄落——
靜些,靜些,讓我們傾聽。
似親切的祈求,似溫馨的渴慕,
它們正向心兒絮語!
透過彌漫的夜,
聲音的光把我照臨。
(歐凡譯,選自《德國文學史》)
【賞析】
克萊門斯·布倫坦諾(1778—1842),德國浪漫主義后期代表作家,著名詩人。詩作受民歌影響,詩句質樸單純,有節奏感。《小夜曲》原是作者的歌劇《快樂的樂師》(1803)中的一曲唱段,是德國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作。
這首《小夜曲》在歌劇中是這樣出現的:一位老年流浪歌手和他的養女——一位美麗的姑娘,在夜色中來到井泉旁,這時萬籟俱寂,卻偶爾有笛音傳來。老人說:“多安靜呀,聽那潺潺泉水!”于是姑娘開始唱歌,每人兩句,兩人輪唱,共唱了八句。詩的第一句使我們想起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誰家玉笛暗飛聲”,詩的第二句又使我們不自覺想起“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頭兩行詩對詩的意境和夜的靜寂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以下的抒情性很強的聯想和生發,使我們似乎感到了老人的慈祥和少女的美好,我們在世間勞頓疲憊的心靈也似乎得到了安慰。“聲音”用“金色的”,似乎可見;“聲音”似能發“光”,可以聯想到老者是一盲人,他仿佛更能從可聞的“聲音”發現色彩的存在。這樣,這首八行小詩,如一幅畫,如一首樂曲,飽含著寧靜與親和,在無形的感染下,我們似乎進入到物我兩忘的境界中,愛美之心進一步升華。這首小詩在德國至今膾炙人口,自是有它的魅力所在的。
(蔣維揚)
上一篇:〔德國〕尼采《松與雷》詩詞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德國〕席勒《鎖鑰》詩詞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