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克洛岱爾·跋詞》經(jīng)典詩文賞析
只有大海在我們四周,只有它升起又沉落!
夠了,這心中永恒的荊棘;夠了,這些點點滴滴逝去的
日子!
只有這無窮的大海綿綿無盡,而突如其來的一記打
擊!
大海和我們都在其中!
只有第一口是難于咽下的。
(羅洛 譯)
“只有第一口是難于咽下的”。《謠曲》一詩連同它的《跋詞》的每一個詩節(jié)都采用這句詩結(jié)尾,循環(huán)反復地歌唱著一個主題:一旦突破開始的束縛和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 在山重水復疑無路之際,會發(fā)現(xiàn)柳暗花明又一村。即是只要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就會在涅槃中獲取新生。
本詩原題為“Ballade”,直譯為“三節(jié)聯(lián)韻詩”,是十四世紀以后在西方流傳的一種詩體,尤其是在英國和法國最為盛行。全詩分為三節(jié),每節(jié)八行,行與行之間的韻律、節(jié)奏都有較嚴的要求,最后有四行跋詞,每節(jié)的最后一行相同。這種詩體形式講究,是詩人喜愛戴著跳舞的典型鐐銬。保爾·克洛岱爾跳得輕松自然,巧妙地化解了抒情主題,讓它包孕在各個部分最后一個詩行中,這是本詩的一大成功之處。因為這種“三節(jié)聯(lián)韻詩”的句式較冗長,節(jié)奏較曲緩,常常在抒情中夾雜許多敘事寫景,和散文詩的藝術(shù)特征十分相近,所以譯成中文以后,詩的形式便發(fā)生了變化,成為名副其實的散文詩。實際上《謠曲》是詩,不是散文詩。
富有哲理和深切內(nèi)涵是《謠曲》的最大特色。詩人與其說是詩人,不如說是哲人。詩歌是哲學本質(zhì)上的超越,哲學家用三段論說話,詩人用形象說話。在闡明《謠曲》的抒情主題所體現(xiàn)出的哲學思想上,采用形象說話的詩人克洛岱爾所取得的令人信服的成功是任何哲學家都無法媲美的。因為他不僅給讀者帶來了深邃的思想, 而且?guī)砹素S富多彩的意境和詩美享受。 全詩采用了利用四個表面上毫不相關(guān)、 但抒情主題休戚相關(guān)、 以大海作為一條主要線索連綴起來的事件: 人(泰爾的商人們和那些乘坐想象中的機械從水路去辦理事務的人們) ,船 (窮途末路中的船艦) , 旅客(即將遭受滅頂之災的旅客) 和大海 (這心中永恒的荊棘) 。 各個事件都采用了敘事、 抒情、 議論的方法寫出了各自的抒情內(nèi)容,最后如百川匯流, 形成了全詩的抒情主題:“只有第一口是難于咽下的”。 詩的前三節(jié)盡力渲染出一種混亂混沌狀態(tài):“誰只要一次把他的唇沾上杯子,就不容易離開它”的貪得無厭的商人, 雖然“他們永遠地離開了,卻不會到達什么地方”。 這些渾渾噩噩的人不會因為海洋為他們服役而滿意, 多么令人悲哀; 人類自相殘殺, 被炸毀的船艦和殘存的船艦“不再需要去尋找道路了”, “只需要張大你的嘴, 并把自己托付給它。 ”解決混亂的只有大海, 大海才是它們的歸宿; 當巨輪正在沉沒的時候, 巨輪上的移民們居然在演奏音樂, 真是莫名其妙的人類! 無聊的人類! 絕望的人類! 三個排比句式的富有哲理的議論, 深化了主題, 是全詩的精華部分。 “對于那我們一旦離開了的, 再把心系在上面有什么好處呢? ”這一句出語不凡; “誰愿意生命再一次開始, 在它知道它已走到盡頭的時候?” 兩個問句直插主題, 簡潔有力。 如果說讀了前面的詩行已經(jīng)隨著昏亂的場景描寫陷入對人類的困惑迷茫中,那么這兩個問句是突如其來的驚雷,令讀者深刻反思。 在讀者尋找答案的時候, 詩人作了回答“再一次發(fā)現(xiàn)我們的所愛或許是好的, 但忘卻要更好些:/只有第一口是難于咽下的。 ”這才是全詩的主題。 沖破黎明前的黑暗, 為了尋求光明, 讓我們隨大海升起又沉落! 因為“大海和我們都在其中! ” 《跋詞》起了深化主題、 畫龍點睛的作用。
在藝術(shù)上, 詩人筆力雄厚, 聯(lián)想豐富, 意象奇特, 任意地潑灑感情筆墨, 做到了渲染環(huán)境有力、 議論有理、 抒情動人, 夸張、 比喻、象征、 排比等詩的修辭手法運用得合理妥當。 所以詩人能夠把潘多拉的魔盒任意打開, 又任意關(guān)上, 這種以合為分、 以分為合的抒情方式值得贊賞。
(王珂)
上一篇:〔英國〕彌爾頓《贈西里克·斯金納》賞析
下一篇:〔日本〕三木露風《逝去了的五月的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