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丹》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印度現實主義作家,進步文學的奠基人普列姆昌德(1880—1936)最優秀的長篇小說。小說主人公何利是個貧苦農民,他一生唯一的夢想是買一頭母牛。第一次,他向鄰村牧人薄拉賒買了一頭牛,卻被弟弟希拉毒死了。何利不愿把事情鬧大,向高利貸者借錢賄賂警官才把事情了結。他的兒子戈巴爾愛上了薄拉的女兒、年輕的寡婦裘妮婭,由于何利收留這個寡婦而觸犯教規,被罰款、開除教籍。何利不得不變相賣女還債。第二次,何利打算用賣甘蔗的錢買牛,但在高利貸者與工廠資本家的勾結和盤剝下,何利不僅沒有實現愿望,反而由佃戶淪為雇工。第三次,何利含辛茹苦終于攢下20安那,但他卻心力交瘁,在干活工地上死去。他的20安那又被婆羅門祭司作為“戈丹”(“獻牛”)儀式的禮金搜刮去了。
小說以何利三次買牛沒有成功的故事為主線,以印度北方農村生活為背景,深刻揭示出造成廣大農民貧窮落后的社會根源,表現了勞動人民日益增長的不滿情緒,暗示了反帝反封建斗爭的不可避免,表達了作者改革社會的進步要求。
何利是貧苦農民的典型,他忠厚善良,勤勞儉樸,但又受到宗教迷信和封建宗法思想的深深毒害,沒有覺悟,相信命運,主張容忍,恪守“住在水里不能跟鱷魚作對”的信條,成為舊社會可悲的犧牲品。作者對他的遭遇無限同情,但又批判了他的愚昧和保守。何利的妻子丹妮婭是具有反抗精神的印度貧苦勞動婦女的典型。她大膽潑辣,說話一針見血,與何利形成鮮明的對照。她敢于當面斥責巡警,蔑視封建禮教,奚落高利貸者。從她的身上反映了人民大眾對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改革社會的愿望。村中地主萊易表面對人和和氣氣,心地卻十分狠毒,他與高利貸者和城里的資本家相勾結,控制著村里的生殺大權,是英國殖民主義者、城里資本家在農村的代理人。作者通過對他的刻畫,深刻揭露了封建地主階級的偽善和兇殘。
作者運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以冷峻的筆觸揭露了現實的丑惡,無論故事情節的安排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真實可信。小說中采用了大量北方農村的方言,質樸而流暢,使生活氣息更加濃厚。
上一篇:《憤怒的回顧》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戈雅》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