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使自負的法國人感到壓抑的武器、
戰爭、烈火、憤怒和瘋狂之間,
當空氣更加渾濁、更加濃重,
在那里折磨我的是愛的火焰。
我注視著天空、花朵、樹木,
在它們身上我發現了上述的痛苦;
而冒著更加寒冷和更加惡劣的天氣
我的恐懼正在出生并變綠。
我哭著說:“啊,溫馨的春天!
幾時能看到我碧綠的期盼
將一種平靜送到我的心田?”
然而我擔心我的死期,我兇險的命運
離我的幸福那么遙遠
會發生在戰爭、瘋狂、憤怒、武器和烈火之間。
(趙振江譯)
【賞析】
塞蒂納《愛的火焰》同樣是一首寫愛情苦痛的十四行詩。在第一節,詩人對比戰爭中的悲慘、不幸和混亂,突出了愛情對人的折磨是高于一切的,無以復加,不可比擬。在這樣的折磨中,似乎感覺到空氣也是那樣渾濁而濃重,甚至重于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空的那種空氣。就這樣呼吸著渾濁和濃重,在第二節詩人面對大自然,突然覺得天空、花朵和樹木,也都似乎是在同樣的痛苦中掙扎,從而把自己的境遇和大自然相融合了。人有禍福旦夕、愛恨情仇,自然也一樣啊。天有陰暗時,花有盛衰期,草木也有枯榮之交替。生命既然如此脆弱,愛情又如何長久?當寒冷和惡劣的天氣席卷大地,當空氣逐漸渾濁與濃重,恐怕只有恐懼,才會蓬勃而生,并常青常綠。詩人似乎特別喜歡“綠”的顏色,因為綠的蔥蘢和富有生機,所以恐懼也可以是綠色的,只要他強烈而且漫長,期盼當然也可以是綠色的。這種以顏色來形容抽象的表示情緒的東西,體現了詩歌創作觸覺和視覺相交融的通感藝術。在第三節,詩人向溫暖的春天喊出了心中的渴望,傾訴了一直旺盛在心底的“碧綠的期盼”。對于詩人來說,什么才是他的春天呢?無非是心中的愛人,夢中的女神,以及如春天般爛漫的愛情。春風拂過心田,然后,心才能夠平靜,不再被恐懼侵擾,被苦痛纏繞。
然而,詩人最后還是悲觀地認為,現實的殘酷、既定的命運和無法逃避的死亡,似乎都不給予一點點希望,以看到心田最終的寧靜以及春天最終的到來,是的,幸福總是那么遙遠。
(蔡瑋)
上一篇:《愛的忠誠·彼特拉克》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愛的矛盾·彼特拉克》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