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索德格朗·冷卻的白晝》經典詩文賞析
一
臨近黃昏時白晝冷卻下來……
吸取我的手的溫暖吧,
我的手和春天有同樣的血液。
接受我的手, 接受我蒼白的胳膊,
接受我那柔弱的肩膀的渴望……
這感覺有點陌生
你沉重的頭靠在我胸前,
一個唯一的夜, 一個這樣的夜。
二
你把愛情的紅玫瑰
拋在我清白的懷里——
我把這快要凋謝的紅玫瑰
緊握在我燃燒的手中……
哦, 目光冷酷的統治者,
我接受你給我的花冠,
它把我的頭壓彎貼近我的心……
三
今天我頭一次看見我的主人,
戰栗著,我馬上認出了他。
此刻已感到他沉重的手在我輕柔的胳膊上……
我那銀鈴般少女的笑聲,
我那頭顱高昂的女人的自由在哪兒?
此刻我已感到他緊緊地摟住我顫抖的身體,
此刻我聽見現實那刺耳的聲調
沖擊我脆弱的、脆弱的夢。
四
你尋求一枝花朵
卻找到一顆果實。
你尋求一注泉水
卻找到一片海洋。
你尋求一位女人
卻找到一個靈魂——
你失望了。
(北島 譯)
當我們知道了女詩人索德格朗是在長期患病,久治不愈,內心充滿著對生的向往和對愛的渴求的心態中從事詩歌創作時,我們便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冷卻的白晝》里,那個弱女子幾乎是用全部的生命發出的呼喚與悲泣了。
黃昏臨近,白晝開始冷卻,相愛的人們也許已走向公園,走進夜幕遮掩的林中。而詩中的“我”,卻孤獨地盼望著有人來吸取她的手的溫暖;她的蒼白的胳膊,等待著攙扶,她那柔弱的肩膀,需要依靠,然而什么人也沒有來。幻覺中,她感到了一顆沉重的頭靠在她的胸前,那般熟悉,又那般陌生……
一片凄涼。一個女人, 一個年輕的女人,應該擁有的沒有,應該得到的不能得到,這內心的痛楚只有她自己最清楚。而渴望只能是渴望,又有誰去給她干渴的心田灑下一片甘露呢?
“你”來了, “你”把愛情的紅玫瑰拋在她清白的懷里。然而這紅玫瑰就要凋謝了,這愛的信物竟是這樣死氣沉沉,而她卻如獲至寶,如同溺水的人,突然間抓到一根稻草,便認為生命有了希望一樣,將它緊握在燃燒的手中,并迎著“你”冷酷的目光,將這凋謝的紅玫瑰插在發際,向你深深地低下頭……
又是一片凄涼。一個女人,一個失去了青春紅顏的病中的女人,不該屬于她的卻要緊握在手,被欺騙了卻要以真情回報,這內心的痛楚也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他”在她的夢幻中出現了,那是她心目中的主人。她感到“他”沉重的手撫摸著她輕柔的胳膊,她感到“他”緊緊地摟住她顫抖的身體。她似乎很幸福,但卻滿腹憂傷。她失去了銀鈴般少女的笑聲,失去了頭顱高昂的女人的自由。脆弱的夢被無情的現實擊得粉碎,一顆苦難的心在滴血……
仍是一片凄涼。渴望與絕望糾纏在一起,折磨著一個孤苦伶仃的女子。她深深地感到了自己對于這世界的多余,她為自己無法滿足“你”而悲哀,一種沉重的自責意識使她在“你”面前抬不起頭來。她知道你所需要的她不可能有,“你尋求一位女人/卻找到一個靈魂”,你失望了,而她,卻是絕望!
凄涼之極!
讀完《冷卻的白晝》,想哭,想走進詩中,去挽著她的臂膀一同前行,這是詩的動人心魄的力量所至。
由于經歷了太多的苦難, 由于生命時刻受到死神的挑戰,索德格朗的詩中不可避免地會表現出一種濃郁的感傷和悲涼。她向往新的世界,可整日幽居在偏僻的村莊;她渴望愛的溫暖,可病魔扼殺了她愛的幻想;她熱愛生命,而死亡卻總在向她招手。在這種無法擺脫的矛盾心態中,她的詩因而也就既充滿向往,同時又彌漫著絕望,《冷卻的白晝》即是如此。
(郭良原)
上一篇:〔英國〕·丁尼生《沖擊,沖擊,沖擊》賞析
下一篇:〔英國〕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十八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