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五卷書·聰明的天鵝》全文|賞析|讀后感
被稱為“世界上第一部童話書”的《五卷書》是印度古文學的一顆璀璨明珠,是東方人對世界文學的一大貢獻。早在公元前6世紀,它就開始在民間流傳; 公元1世紀左右就已可能出現了最早的版本; 到公元6世紀,它被譯成帕荷里維語,傳到歐洲和阿拉伯國家。一千多年來,作品被輾轉翻譯成50多種語言,英文、法文、德文的譯本都在10種以上,成了歐洲一些作家創作時的原始素材。拉封丹的寓言詩和格林兄弟的童話中都可以覓到《五卷書》中童話故事的蹤跡。
《五卷書》這部寓言童話故事總集,相傳是古印度為宮廷太子們學習修身、治國的教材,采編者是一位婆羅門(宗教職業者)。這位婆羅門以能吸引兒童接受教益的鳥言獸語即動物故事作為主要內容,大故事套小故事,共計78個。
這里所選的《聰明的天鵝》是一則著名的益智童話。
經驗是一種智慧。只要不犯 “經驗主義”,那么經驗之值得寶貴乃是 一種常識。老天鵝見多識廣,很有預見,它的第一次預言被證實了,第二次預言又成功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深刻性使人容易記住這只聰明的天鵝。
年老人的話之所以值得重視,是因為諸多的教訓使他們較少輕疏。而輕疏的后果,輕者要造成麻煩,重者要喪命。
·韋葦 王新志·
聰明的天鵝
在一片樹林子里,有一棵枝干粗大的無花果樹;在這樹上,住著一家子天鵝。在這一棵無花果樹的底下,長出了一棵叫做橋賞彌的蔓藤。于是老天鵝說道: “這一棵往樹上爬的蔓藤,對我們是非常危險的。說不定什么時候會有人攀援著它爬上樹來,把我們害死。當它還柔弱容易砍掉的時候,應該把它去掉!”但是它們卻不聽它的話,不把這一棵蔓藤砍掉。時間過去了,這一棵蔓藤就把樹從四面八方圍起來了。有一次,當這些天鵝都出去找尋食物的時候,一個打獵的抓著蔓藤爬到這一棵無花果樹上來,在天鵝的窩里放上絆索,就回家去了。當這些天鵝都吃得飽飽的在夜里飛回窩來的時候,它們都給絆索捉住了。于是老天鵝就說道: “我們現在都倒了霉,都給絆索捉住了,就因為你們都不照著我的話辦事?,F在我們都完蛋了。” 于是這些天鵝都對它說:“可尊敬的先生呀!現在既然到了這個地步,我們怎么辦呢?” 它說道: “如果你們聽我的話的話,那個打獵的一來,你們就裝死。打獵的心里會想: ‘這些家伙都死了?!缓缶桶涯銈兌紨S在地上。當他往下爬的時候,你們就在同一個時候一齊飛起來?!?天一亮,打獵的就回來了,他看到,它們都像死了一樣; 他心里絲毫也沒有懷疑,就把它們從絆索上解下來,一只一只地丟到地上去。當它們看到他正準備往下爬的時候,就照著老天鵝出的那個主意,在同一個時候,一齊飛起來,飛走了。
因此,我說道: “要聽年老的人的話?!?/p>
(季羨林譯)
上一篇:《【印尼】·民間童話·一百五十只鱷魚和一頭爪哇鹿》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印度】·安納德·獅子和山羊》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