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愛明內斯庫·假如……》經典詩文賞析
假如樹枝敲打著窗戶,
而白楊在迎風搖晃,
那只是讓我回想起你,
讓你悄悄地走近我的身旁。
假如繁星在湖水上閃耀著光芒,
把湖底照得通亮,
那只是為了讓我的痛苦平息,
讓我的心胸變得開朗。
假如濃密的烏云消散,
月亮重新放射出清光,
那只是為了讓我心中對你的思念
永遠不會消亡。
(戈寶權 譯)
《愿望》與 《假如……》 同為愛情詩,也都運用情景交融的方法,但又各具特色。 前者以人體動作的描寫見長, 后者以人物內心獨白取勝; 在情與景的關系上,,前者了了分明, 后者更多的借助讀者的聯想和想象去補充。 愛情是甜蜜的, 又往往伴以凄苦; 是歡樂的, 而歡樂中又有憂郁。 如果說前一首詩寫愛情的歡樂, 那么這首詩則是寫凄苦和憂郁的。 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凄苦和憂郁, 都統統略去了。 讀者從字里行間感受到的是一顆忠于愛情的赤心。
這首詩只有短短的三個詩節,每一節都是前兩行寫景, 后兩行抒情。 理解這首詩的關鍵是尋找聯結景與情的橋梁。 但尋找這一橋梁,既不能脫離詩人提供的框架, 又要發揮讀者創造性的聯想和想象。 第一節的景物是白楊迎風搖晃, 樹枝敲打著窗戶, 這跟思念情人、 回憶起情人悄悄地走近身旁之間有什么聯系呢?中國古代有一首民歌寫道:“雷隱隱, 驚妾心, 側耳聽, 非車音。 ” 說的是女子渴望丈夫歸來,聽見雷聲誤以為是丈夫車子的聲音。愛明內斯庫也運用這種方法, 以錯覺表現心理活動, 聽見風搖白楊,樹枝輕輕敲打窗戶的聲音, 會誤以為是情人輕輕走近身旁。 以錯覺寫心理, 更能充分地揭示人物內心的奧秘。 第二節運用相似聯想, 把茫茫黑夜與思念戀人的痛苦聯系起來,把繁星閃耀著光芒, 照得湖底通亮與心胸開朗聯系起來。這里的湖水與心底, 光芒驅逐黑暗與開朗驅逐痛苦, 都是一種類比聯想, 意境奇絕優美。這一節點明抒情主人公因愛情而憂郁痛苦。第三節如果理解成相似聯想,以月光驅逐烏云比喻歡樂驅逐愁苦,就會造成同第二節形象及意境上的重復。應該說,這一節運用的是神話聯想。古希臘神話說,月神狄安娜(又叫塞勒涅)愛上一個美少年,為了使他長葆青春,就讓他永遠處于睡眠狀態,月神每夜去山中吻他。意大利當代詩人納特·斯卡馬卡就有《狄安娜的眼睛》一詩,把月光說成是月神灑在地上的目光。在歐洲的文化傳統中,見月光引起對戀人的思念,當是順理成章的。這一節運用神話聯想,把月亮驅散烏云、將清光灑滿大地,與對戀人永存不滅的戀情相聯系,表現了對愛情始終不渝的忠貞。
這首詩的引人入勝之處在于成功地寫出了對愛情的堅貞。愛情幾乎支配了抒情主人公的全部意識,因此,所見所聞無不勾起對戀人的思念。詩在時空的選擇上也很有特點,第一節選取地上的景物白楊,第二節選取映照在湖底的景物繁星,第三節選取天上的月亮,在空間想象上可謂精騖八極;時間上,第一節回憶過去,第二節寫現在,第三節想象未來,可謂始終如一。由空間的經線與時間的緯線織成一幅優美的詩的境界。同時用同一款式的三節詩行反復詠唱一種感情,呈現出回環往復、纏綿詠嘆的旋律,是一首動人的民歌體抒情樂章。
(常文昌)
上一篇:〔蘇聯〕帕斯捷爾納克《倘若你愛別人的沉重的十字架》賞析
下一篇:〔意大利〕夸西莫多《冬夜》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