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馬雅可夫斯基·青春的秘密》經典詩文賞析
不,
這些不是“青年”,——
他們鉆進草地,
躲進小船,
在一陣陣
尖叫和胡鬧之間
用燒酒
把喉嚨
“涮一涮”。
不,
這些不是“青年”,——
他們趁著
春夜良宵,
裝模作樣
穿著時裝招搖,
用特寬褲腳
把林蔭道
打掃。
不,
這些不是“青年”,——
他們感到
血液里發癢,
就在戀愛市場上
浪蕩,
零售自己
生命的朝陽。
難道說
這就是青春?
否!
光靠“十八歲”,
你
條件不夠!
青年——
是這樣的人:
他們見到
老戰士的隊伍
日漸稀少,
就以全體
孩子的名義
宣告:
“我們決心
把大地上的生活
改造!”
誰
匯入戰斗的共青國際,
誰的努力
使勞動日
變得愉快
而輕松,——
“青年”
這個稱號
屬于
你!
(飛白 譯)
大膽地干預生活是馬雅可夫斯基詩歌戰斗風格的重要特征。 《青春的秘密》之所以傳誦很廣,影響極大,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大膽地干預了青年的生活。這首詩明確地告訴讀者,什么樣的人不算“青年”,什么樣的人才是真正的“青年”, 怎樣才能有美好的“青春”。
詩歌開頭部分就明確指出這樣幾種人“不是‘青年’”:他們或者鉆進草地,躲進小船,猜拳行令,借酒消愁,或者穿著時髦的喇叭褲,趁著春夜良宵,裝模作樣,招搖過市;或者成天角逐于情場,拍賣自己,碰見一個漂亮人兒就不惜發動一場戰爭……難道這就是青春嗎?不!即使這樣的人滿了十八歲。那么,什么樣的人才算青年、才有青春呢?詩人在后半部分明確告訴我們,只有那些具有遠大理想并為這個目標而奮斗的人,才配具有這個稱號。這正是“青春的秘密”。這首詩對我國廣大青年也不無意義。在“四化”建設的今天,那些不是“青年”的青年,不妨讀讀這首詩。
詩的結構嚴謹,層次清楚。前面部分告訴人們,那些人為什么不是青年;后面部分從正面著眼,樹立起真正青年的形象。先抑后揚,逐層深入,有力地表現了主題。同時,前后兩部分由否定和肯定形成強烈的對比,是非明確,觀點鮮明,給人以極深刻的印象。詩歌還運用民歌的復唱手段,使詩句整齊,排比對稱,節奏均衡、優美,便于吟誦和記憶。此外,該詩用語形象,比喻切貼,如“用燒酒/把喉嚨/‘涮一涮’”, “用特寬褲腳/把林蔭道/打掃”, “在戀愛市場上” “零售自己/生命的朝陽”等句,都令人叫絕。
(趙善華)
上一篇:〔日本〕西脅順三郎《雨》賞析
下一篇:〔美國〕羅厄爾《騎自行車的人》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