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愛德華·伯格哈德·杜波依斯(William EdwavdBurghard DuBois,1868—1963), 十九—二十世紀美國三大黑人領袖①之一,杰出的社會科學家和社會活動家,為美國黑人解放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杜波依斯1868年2月23日誕生于美國麻薩諸塞州巴克郡的大巴林頓鎮。他的母系祖先湯姆是西印度群島的黑人,幼年時被荷蘭奴隸販子擄到美國,賣給荷蘭移民伯格哈德家為奴。湯姆后來由于參加獨立戰爭而獲自由,他的一個兒子杰克曾參加過謝司起義。杜波依斯的父系祖先是十七世紀移民到美國的法國人。曾祖父詹姆士·杜波依斯是醫生,他的一個混血種的孫子阿爾福特娶了伯格哈德家的女兒瑪麗為妻,他們就是威·愛·伯·杜波依斯的雙親。杜波依斯母親的家族是定居大巴林頓近兩百年的殷實農民,這個家族以自己的光榮家史和自由黑人身份而自豪。杜波依斯繼承了父母雙方家族中的一些優秀素質,即自由黑人的民族自尊心、正義感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以及某些白種上層人物對資產階級民主、科學的真誠信仰,一生沒有動搖過對黑人民族復興的信念以及對科學價值的尊崇?!跋到y而不倦地工作”成了他終生身體力行的座右銘。
杜波依斯六歲入鎮小學,畢業后入鎮中學,10年如一日,刻苦學習。麻薩諸塞州在1870年已解放了該州所有奴隸,社會習俗比較自由。杜波依斯的這一段學生生活大部分是比較愉快的。他在回憶自己的第一個白人女教師時說,“她嚴厲而心地仁慈、公正”。杜波依斯是她偏愛的學生之一。他和白人同學一起游戲、競賽,極少受到歧視和排斥。
1884年,杜波依斯以優異成績畢業于大巴林頓高級中學,由于該校開明白人校長的推薦和幫助,取得了赴田納西州費斯克大學學習的機會。這時,為了供給他求學而受盡貧病煎熬的母親去世了,使他失去了唯一的親人。次年,他懷抱著黑人民族的希望,離開故鄉,踏上漫漫的人生旅途。
費斯克大學是南部在重建時期建立的黑人高等學府之一。杜波依斯在這個學校的經歷對他的一生具有深遠的意義。他從在種族問題上比較自由的新英格蘭,突然進入他自己稱為被“無形的帷幕”截然分為黑白兩個世界的南方,精神上感到巨大的壓抑。他仿佛同“帷幕”以內的黑人一起,隱約地望見“帷幕”外屬于白人的美好世界,而自己卻被隔斷了到達彼岸的一切機緣。他立志要為“帷幕”內的黑人開辟自由的天地。這時,少年時代的民族自尊感和強烈的求知欲,在他思想上逐漸形成為一種堅強的信念,深信要對自己的種族負有特殊使命,即培養黑人中“有才智的十分之一”,使他們成為黑人民權運動的領導和骨干力量。他認為這是黑人爭得與白人平等的公民權和社會地位的先決條件。他決心要在美國第一流大學中完成學業,并以優異成績證明黑人的智慧不比白人低,只要機會均等,也能出類拔萃。
1888年,杜波依斯獲哈佛大學獎學金,入哲學系學習。在校期間,他受到美國著名哲學家桑塔雅納、威廉·詹姆士以及歷史學家A·哈特的指導和賞識。后來,他們成為杜波依斯終生的朋友。他受詹姆士的實用主義哲學和哈特的史學研究方法的影響很大。1890年,杜波依斯以優等成績畢業于哈佛大學。為了繼續充實自己的學識,他于1892年以斯累特獎金入柏林大學研究院深造,專攻歷史和經濟學。他利用假期到歐洲各地旅行,增長了見識。他后來回憶說,只有在柏林大學時,他才真正感到被視為人類中平等的一員,而不像在美國那樣,被看作下賤種族的一分子。他從這種新的體驗中,認識到反對美國狹隘的民主主義和種族歧視是人類正義事業的一部分,定能夠爭取到包括白人在內的廣大正直人民的支持。
1894年杜波依斯學成歸國。他的志愿是要在一所黑人大學任教,在那里建立一個歷史和社會科學系,以便研究黑人的歷史和現狀,找到解決黑人問題的途徑,同時培養有為的黑人青年從事獨立研究的能力,為擔負現代科學工作做好準備。
杜波依斯到達紐約時,國內種族關系達到空前緊張的程度,私刑猖獗,黑人失去一切法律保護,但杜波依斯并不灰心,他向美國各黑人大學及教育機構發出申請工作的信函,并在秋季應聘任俄亥俄州威爾伯福斯大學希臘和拉丁文教授。
杜波依斯先后在威爾伯福斯大學任職兩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職一年半,在亞特蘭大大學任職23年,在全國有色人種促進協會任職28年。他以自己淵博的社會科學知識致力于教學、著述、社會調查,以及社會活動,為黑人解放事業孜孜不倦地工作。
1895年杜波依斯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是該校第一位黑人博士。為了實現用科學方法研究黑人問題的志愿,他于1896年應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系之聘,承擔為期一年的費城黑人社會調查。他和新婚妻子搬進黑人貧民區中犯罪率最高、環境最臟亂的第七區。他的任務艱巨,也有一定危險性。因為,黑人對作為調查對象一事很反感。杜波依斯以獻身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順利地完成了任務,一年間對費城黑人進行了5,000多次調查訪問。他還根據大量文獻資料,將費城黑人按照經濟狀況、人口、職業、子女入學率等進行分類,制表繪圖,編寫了費城黑人兩百年的歷史。這些成果次年由賓州大學以《費城黑人》為書名出版。該書近1,000頁,是他在城市社會學領域內的開創性巨著?!顿M城黑人》的問世確立了杜波依斯在黑人歷史研究領域中的學術地位。盡管當時白人學術團體不承認黑人的學術成就,也不得不推崇此書是研究黑人社會問題的重要文獻。
從1890年到1910年,杜波依斯應聘任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大學歷史系和經濟學教授。1932—1944年任該校社會學系主任。在此期間,他在黑人問題研究領域中作出了許多重大貢獻。他每年都在亞特蘭大大學主持召開“黑人問題研究年會”,創立了以社會學方法對黑人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模式。年會的研究成果都發表在《亞特蘭大大學年報》上。13年間,這些專題報告涉及黑人人口、家庭、教育及犯罪等各個方面,成為當時歐美研究黑人問題的權威性專著。直到現在,它們的學術價值仍受到普遍的承認。
杜波依斯是研究美國及非洲黑人歷史的拓荒者之一。他寫作的《廢止對美洲的非洲奴隸貿易》、《黑人》、《黑人的過去與現在》、《約翰·布朗》、《膚色與民主》、《為和平而戰斗》、《世界與非洲》、《非洲——非洲大陸的居民與歷史概述》等著作,以豐富的材料、精辟的見解,論述了非洲大陸各族人民對人類文明所作出的偉大貢獻,是研究黑人歷史的權威性著作。
杜波依斯還是美國黑人文學的奠基人。1903年,他撰寫的文學、歷史名著《黑人的靈魂》問世。它由14篇論文、雜感和小說組成,以散文詩的體裁,描述了美國南方重建失敗后黑人夢想的破滅,他們慘痛的遭遇和發自內心的哀怨。這本書揭示出他作為一個美國黑人的痛苦和矛盾;批評了布克·華盛頓的改良主義路線,激勵黑人繼續追求自由平等。書中許多篇章,如“頭生子的夭折”、“亞歷山大·克倫邁爾”,就是作者的親身經歷或縮影。由于既有哲理又有想像,既是文學又是歷史,因此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藝術感染力。杜波依斯的才華震動了整個美國。黑人同胞都為本族學者在文學、歷史方面的這一成就深感自豪。開明的白人也為之驚愕、贊賞。這本書在美國重印了20多版,被譯成多種文字,包括中文。它是美國進步文學史上一座光輝的里程碑,在世界文壇上享有盛譽。
杜波依斯的《黑公主》、《黃昏與黎明》、特別是三部曲《黑色的火焰》,在世界文學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為黑人運動的領袖,杜波依斯的貢獻和布克·華盛頓的作用形成了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布·華盛頓在南部重建失敗后,種族關系空前緊張,種族暴行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主張采取和南部白人和解的策略,暫時放棄爭取當時歷史條件下不可能實現的黑人民權,而致力于黑人的職業訓練。他開辦了影響巨大的塔斯克基黑人工業學院,作為改進黑人政治和社會地位的必要手段。
杜波依斯則強調黑人中“有才智的十分之一”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斷地以演講、寫文章、發表宣言、著書立說等方式鼓舞黑人爭取與白人完全平等的公民權利。他在1903年以后堅決反對布·華盛頓的改良主義路線。其實,從客觀的效果來衡量,兩人的工作各有千秋。正如美國史學界的普遍見解所示:布·華盛頓的現實主義態度使他在當時獲得了罕見的成功;杜波依斯的遠見指明了黑人未來的道路。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他們倆人又都未能做到兼顧廣大黑人群眾的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并適當協調兩者之間的矛盾,致使黑人運動分裂為對立的杜波依斯派與布·華盛頓派,這不能不說是當時黑人運動中的一個重大損失。
杜波依斯是美國全國有色人種促進協會的主要發起人,1910—1934年成為該會主要負責人之一,兼任該會出版研究部主任。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協會是美國爭取黑人民權和社會進步運動中影響最大的團體。它吸收了杜波依斯發起的尼亞加拉黑人民權運動(1905—1909)中的絕大多數黑人會員,并繼承了運動的部分宗旨。從這個意義上說,尼亞加拉運動可以被看成是全國有色人種促進協會的前驅。
杜波依斯也是協會領導集團中唯一的黑人,負責主編(1910—1934)當時很有影響的期刊《危機》。它名義上是協會的機關刊物,在內容上卻不代表協會的集體意見。因此它能夠按照杜波依斯的指導原則,宣傳黑人的真實狀況,鼓舞他們的斗志,而不受白人自由主義者領導集團的左右。
杜波依斯是泛非運動的積極倡導者和杰出領導人之一,有“泛非主義之父”的稱譽。他一生致力于美國和非洲黑人的解放運動,積極推動非洲的獨立與團結事業。1900年他參加了在倫敦舉行的首屆泛非大會,并積極倡導1919、1921、1923和1927年的四屆泛非大會; 1945年他同恩克魯瑪一起主持了第五屆泛非大會。
杜波依斯對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深感興趣”,從1926年起,他曾多次訪問蘇聯,熱情贊揚列寧和斯大林領導蘇聯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豐功偉績,蘇聯的榜樣給了他鼓勵和力量。他堅定地相信:“共產主義不僅是解決俄國國內問題的手段,它將使全世界擺脫苦難”,“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勝利是不可避免的”。
杜波依斯對蘇聯的訪問,促使他重新思考美國黑人解放的道路。他開始認識到,美國的種族問題有深刻的經濟根源和心理因素,不可能僅靠提高教育水平和道德修養去解決;帝國主義是種族壓迫、經濟剝削和戰爭的根源?;谶@種認識,他重新審查了自己的亞特蘭大研究計劃,認為該計劃的弱點在于經濟方面,在于沒有強調馬克思、恩格斯的哲學。他表示,如果再有機會主持這方面的研究,他就要在課題中以美國奴隸制的經濟發展為線索,貫穿全部研究工作。
思想認識上的轉變給了杜波依斯以新的力量。此后,他以更旺盛的精力和熱情,致力于反對種族歧視,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反對貧窮、愚昧和戰爭的正義事業。1949年杜波依斯協助組織了世界和平文化科學會議;參加了巴黎和平會議,莫斯科和平會議。1950年他任美國和平運動中心主席。杜波依斯因積極參加和平運動,反對美國政府的戰爭政策,不斷受到美國政府的迫害。由于在保衛世界和平運動中作出杰出貢獻,他獲得了國際和平獎、列寧和平獎,受到世界進步人士的愛戴和尊敬。
兩百多年來的奴隸地位和奴化教育,使大部分黑人的民族自尊感和自信心受到嚴重損害,很多黑人知識分子不愿提到自己的祖先和非洲文化淵源,而醉心于和白種人盡快同化。杜波依斯深信:要振興黑人民族的自信心,必須教育黑人了解并熱愛自己的非洲文化傳統,并團結起來創造有非洲文明特色的新的黑人文化。
1961年10月,杜波依斯應加納總統恩克魯瑪的邀請,遷居加納首都阿克拉,主持10卷本《非洲大百科全書》的編纂工作。在離開美國的前夕,杜波依斯為了抗議美國政府對美共和進步人士的迫害,公開宣布自己的政治立場,申請加入美國共產黨。在給美共領導人的入黨申請信中,他詳細敘述了自己思想轉變的過程。他說,幾十年來,他幻想通過改良主義的經濟改革,使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現在他確信,“資本主義不能自我改造;它注定要滅亡,因為普遍的利己主義絕不能給全人類帶來社會福利”。
到達阿克拉后,杜波依斯于次年加入加納國籍,取得“第一公民”的榮譽稱號,并被尊為“非洲之父”。這位可敬的老人日以繼夜地致力于《非洲大百科全書》的組織工作,力圖在有生之年為繼承這一事業的非洲學者們準備出一份完整的指導性提綱,使這部百科全書成為主要以黑人觀點編纂的、具有先進水平的大型工具書。病魔的侵襲使杜波依斯未能完成這項計劃,便在1963年8月27日與世長辭了。
杜波依斯是中國人民誠摯的朋友,他一貫同情并支持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新中國誕生后,他在1959年和1962年兩次訪問我國。第一次訪問我國時,他在北京大學發表了題為《中國和非洲》的講話,熱情洋溢地指出,沒有一個國家比中國更能把友誼和同情給予非洲大陸。
杜波依斯的一生為黑人的解放和世界和平事業作出了光輝的貢獻,他的學識、道德和業績是黑人和進步人類的驕傲與光榮。
上一篇:杜?!けR維都爾
下一篇:杜瓦利埃,弗朗索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