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遭遇》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蘇聯作家肖洛霍夫(1905—1984)的短篇小說。它描寫了索科洛夫戰前的經歷、戰爭中的遭遇。索科洛夫原是個鉗工,與妻子相親相愛,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后來他當上汽車司機,收入好,孩子們努力學習,家庭生活幸福美滿。戰爭爆發后,他離別親人,奔赴前線。他在戰爭中負過傷,當過俘虜,在德寇的集中營里經受過磨難,后來終于逃離虎口。可是,他的妻子、女兒早已慘死,他的兒子于衛國戰爭勝利的那天早晨犧牲在異國的土地上。戰后的第一個春天,他把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領作兒子。
索科洛夫是一個普通的俄羅斯人,他并沒有建立傳奇般的功勛,但在嚴酷的環境中卻表現出他那普通人的樸實無華、剛毅頑強的性格特點:他在被押的途中掐死企圖出賣自己排長的叛徒;他在德寇的槍口面前,拒絕“為德國軍隊的勝利”干杯,而為自己的死亡和擺脫痛苦干杯;他最后開著汽車,押送一名德國軍官,返回自己的隊伍。當他的一切歡樂破滅了的時候,還保持著對生活、未來的希望。索科洛夫的遭遇體現了千千萬萬蘇聯人民在戰爭中的遭遇。小說通過主人公命運的描寫,對戰爭進行回味和思考,憤怒地控訴了德國法西斯的罪行,包孕著深刻的人道主義思想,如同一篇題為《在新階段》的文章所說:“《一個人的遭遇》在體現蘇維埃人道主義的力量方面是驚人的。這里既有對于一個普通人的復雜而豐富的精神世界的深入描繪(他在命運的嚴酷的考驗中沒有變得冷酷無情,而卻保持著誠懇和善良),也有對于遭到難以相信的戰爭苦難的人們的絞人心腸的同情,還有對那些企圖把人類推進新的災難深淵的人的激烈的抗議”。
這篇小說結構嚴謹,主人公對自身遭遇的敘述與作者的旁白相糅合,旁白引出主人公悲慘遭遇、命運變遷的歷史背景、 自然景物的生動畫面以及有關戰爭中普通人的命運的思考,增強了感情色彩,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上一篇:《黛西·密勒》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一個地主的早晨》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