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塞弗里斯·拒絕》經典詩文賞析
在幽僻的海灘上,
那兒潔白得象只白鴿,
我們到中午覺得渴了,
可水是咸的, 不能喝。
在金黃的沙上
我們寫下她的名字,
可是一陣海風吹來,
字跡便立刻消失。
憑什么樣的精神, 什么樣的勇氣,
什么樣的愿望和熱情,
我們過著我們的生活: 完全錯了!
于是我們來改變我們的人生。
(李野光 譯)
在塞弗里斯的詩作中, 都溶和著對現代人命運的沉思。 這首《拒絕》, 也不例外。
在幽靜的海灘上, 是一幅美好的畫面: “那兒潔白得象只白鴿”。此情此景,當使人流連忘返。然而,雖有“秀色可餐”之說,美景卻并不能真的解渴管飽。到了中午,詩人渴了,海水卻是咸而苦澀的,不能喝。在黃金般的沙灘上,詩人寫下了“她”的名字。 “她”是誰?詩人未明確指出。這里有一個現實的“她”和一個象征的“她”的多層結構。這個“她”是不確定的,具有更廣泛的象征意義。 “她”可以是詩人的戀人,也可以代表詩人的信仰、愛情、追求,以及其它值得珍惜的東西。然而這美好的東西并不長久,一陣海風吹來,沙灘上的字跡便被抹平了。
如果詩人僅僅想告訴我們這兩件簡單的事,那這首詩是小學生也可以理解的。而實際上這首詩具有一種多層結構, 以上的理解只是就這首詩的表層而言的。一個成熟的讀者,能感到有什么更深層的東西,掩蓋在這簡單的故事之下,還有一層超出詩中現實主義的深意存在,給我們留下比字面意義更多的思考和解釋的空間。
在此詩的深層結構中有一些抽象的、象征的含義。比如,表層意象: 沙灘“潔白得象只白鴿”,象征了詩人美好的愿望;“水是咸的,不能喝”,其深層意義是現實不盡如人意,總是無情地“拒絕”理想。第二節“寫下她的名字”,象征著對自己所愛所珍惜的一切所作的努力;而風使字跡消失,則象征著理想的破滅,一再被現實所粉碎。這些詞句, 實際上有著雙重功能:客觀和主觀雙重意義的,它們都不單是客觀的真實或者是主觀的表征,而是二者兼有,溶為一體;具有表層意義與深層意義的多層結構。讀塞弗里斯的這首詩,一個成熟的讀者會感到一種痛苦——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沖突; 自己所珍惜、所愛的東西轉瞬即逝,人生無常,找不到永恒的存在——這不能不使人有幾分迷惘、惶惑和悲哀。
現實是無情的,然而詩人畢竟還有著面對現實的勇氣, 呼喊出:“完全錯了!/于是我們來改變我們的人生。”人生到底該怎樣改變呢?詩人并無下文。這一問題讓哲學家和社會革命家去闡述好了。詩人畢竟只是詩人, 他用詩喚起我們內心的不寧靜,喚醒我們改變自己生活的渴望——作為一個詩人, 已經是足夠了。
(文 熔)
上一篇:〔英國〕白朗寧夫人《抒情十四行詩第六首》賞析
下一篇:〔蘇聯〕別德內《指路的星星》賞析